明星倒塌已经成为数字时代的热门讨论和旁观者。在过去的一两年里,我们见证了粉丝们吹捧的偶像因为各种原因掉进祭坛,甚至成为劣迹的法律咖啡馆。对于不追逐明星的路人来说,这些错误的明星不应该继续受到追捧,而那些仍在试图维护偶像的粉丝则是是非。
对于粉丝来说,倒塌是一个非常生动的词。在网络表情符号中,有人看到那里的房子倒塌了,就去看热闹。结果,他们发现自己的房子倒塌了。粉丝们用这个表情符号来描述他们偶像的崩溃。搞笑的表情符号减少了粉丝的愤怒、自嘲和委屈。
在他们的偶像失格崩溃之初,粉丝最常见的反应是质疑(当偶像失格的消息开始传播),拒绝(当偶像失格的消息得到确认),通过各种渠道向偶像表达支持,在粉丝内部互相安慰。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些痴迷于维护偶像的粉丝需要尽快醒来,因为偶像化而失去理智和判断。但对于其中的粉丝来说,这些偶像包含了粉丝们投入的时间、金钱和爱。可以说,在路人眼中,偶像工业生产机制造的商品可能与粉丝有着特殊的情感联系。倒塌房屋的每一块砖瓦都隐藏着他们的努力。
被接受的想象
粉丝们对偶像几乎疯狂的迷恋并不是当代独有的。可以说,自粉丝这个词出现以来,这种身份就被贴上了过度的内涵。亨利,粉丝文化研究领域的大拿·詹金斯曾在《文本盗猎者》中提到:fan这个词是fanatic”(疯狂)的缩写,后来又渐渐泛化为“过度且不合适的热情”。
《狂热》(The Fanatic,2019)剧照。
回顾明星机制的出现,我们会发现狂热始终是偶像化群体的重要特征。早期的制片厂不会公开演员的名字,但迷恋特定演员的观众开始不断地向制片厂、放映机构和电影杂志询问他们最喜欢的演员的信息。观众的热情使制片人意识到演员的名字可以带来利润,所以他们开始创造真正的明星,观众会根据演员的名字选择电影和放映厅。观众从明星出现起就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观看喜爱演员的电影时,与演员建立了特殊的亲密认同关系。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的这种亲密关系·霍顿被称为准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最重要的是观众单方面想象媒体人物发展的人际关系。
电视剧《爱就宅》(2009)以粉丝-偶像关系为背景。
显然,单方面和想象力是这种关系的重要特征,正因为如此,观众或粉丝的准社会关系被认为是一种多情的想象。想象这个名字体现了社会对这种想象的批判态度。轰动一时的杨丽娟事件引起了公众对偶像化的讨论。痴迷于刘德华的杨丽娟为见到偶像付出了家庭毁灭的代价。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她的父亲卖肾自杀。在某种程度上,这似乎证明了粉丝对偶像的过度痴迷是一种错误,甚至是一种病理。
但随着偶像工业机制的兴起,粉丝的这种迷恋以及对偶像的“准社会关系”想象反而有了被接纳的可能,甚至整个偶像工业的存在基础,就是建立在对粉丝“准社会关系”想象的去病理化之上。
偶像会用与粉丝的独特话语和方式来回应粉丝的想象,然后不断为粉丝提供与偶像亲密关系的证明。这种起源于日本和韩国的偶像产业不断合理化和回应粉丝的非分之想,使偶像和粉丝之间的社会关系真正成为双向联系。比如在日本,不少女团都会定期举办粉丝见面会,粉丝只需花一些钱,就可以与偶像见面、合影、获得签名。在这种模式下,偶像化变得非常简单,粉丝们可以有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剧照《请回答1997》。
在媒体单向传播期间,偶像只需要在屏幕或舞台前展示自己,粉丝对偶像的工作影响不大。在中国,《超级女声》的播出给粉丝与偶像的距离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歌手的最终结果直接由粉丝的短信投票决定。这样可以进一步点燃粉丝的热情,让粉丝有强烈的参与感。当喜欢的歌手取得优异的成绩时,这种参与感可以让粉丝有足够的成就感,从而完成偶像粉丝关系的联系。在双向传播数据时代,偶像粉丝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偶像在这种关系中不再强大,而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情感来满足粉丝对亲密关系的期望和想象。偶像不仅要完成台前工作,还要把台后搬到台前,满足粉丝对亲密关系的期待和想象。
事实上,粉丝们的想象力并不是路人所理解的过度解释,而是与日常亲密关系类型相似的丰富性。在完成舞台前工作后,偶像们将舞台后搬到舞台上,让粉丝们有一种参与偶像生活的真实感。更重要的是,偶像总能以适当的方式给粉丝热情和真实的回应,这会让粉丝相信他们和偶像是真正的双向奔跑。例如,艺术家在屏幕上公开我要爱她/他们一辈子,这种偶像的直接表达对粉丝来说无疑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虽然可能是偶像的基本劳动。
追星的劳动化
偶像的劳动形式不同于普通人。他们的劳动或工作中有很多情感部分,所以偶像的劳动通常被称为情感劳动。偶像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以满足粉丝的情感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不断探索自己个性的深度和必要部分,以完成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所说的意识(mind)与感受(feeling)相互协调,这一切,最终都是为了让粉丝和偶像的关系更紧密,完成作为偶像的工作责任。
《心灵的整饰》,[美] 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 2020年1月,成伯清、淡卫军、王佳鹏等翻译,上海三联书店。
对于过去的偶像来说,他们可以有明确的工作和工作,但对于当代用于消费的偶像,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是模糊的,他们不仅应该保持公司的工作时间,而且给粉丝福利,以满足粉丝的需求。可以说,偶像的工作是创造一个基于自己的情感劳动的近乎商品形象,可以被放置在亲密关系中,用于粉丝的情感消费。粉丝们消费的不是偶像作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参与的作品,而是一虚构的形象,可以保持新鲜、迷人,不断生产新材料,帮助维持爱。
因此,并不是粉丝沉浸在狂热和非理性的状态中,而是偶像及其背后的生产机制不断为他们创造一个难以醒来的白日梦,让他们继续消费偶像。当然,偶像的努力并不是没有回报的。他们及其背后的商业资本需要粉丝以各种方式获得经济效益。粉丝们不会认为他们被迫为偶像买单。事实上,偶像给了他们做梦的机会,足以让他们愿意付出别人无法理解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如果你是粉丝,即使你看着对方,你也会感动幸福。剧照《她的私生活》。
许多国内学者也称粉丝对偶像的努力为情感劳动。如果定义了社交媒体发展中情感劳动的新内涵,粉丝的劳动也可以作为一种情感劳动。然而,粉丝的各种行为已经超出了霍克希尔德对情感劳动的定义范围,但已经成为一种基于对偶像的热爱、自发和积极投入数字生产的劳动。其中,粉丝不需要抑制自己的感受,而是把这种劳动变成了一种表达行为。
粉丝的表达方式看似多样,实则简单。偶像的每一次营业都意味着粉丝会自发地为偶像免费工作。以数字女工为代表的粉丝将通过严格的分工护送偶像流量;经济能力强的氪粉将购买大量杂志、代言,甚至以支持协会的名义送礼物,特别是在一些船员中,粉丝邀请船员喝咖啡,吃下午茶几乎成为默认规则,所有费用由粉丝承担;擅长创作的粉丝负责粮食生产,优秀的精致图片、剪辑视频和同事小说对扩大路人偶像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努力在粉丝圈之外的人可能很难理解,但对于粉丝来说,这一切都是愿意甚至快乐的。只要他们与偶像的未来的社会关系没有断绝,他们就可以一直从事路人难以想象的免费劳动。
破灭双向奔赴
可以说,粉丝和偶像之间形成了一种双向的情感劳动。正是这种内在的亲密关系使粉丝们能够保持长期的热情,然后为偶像和背后的商业公司提供免费的劳动。
然而,粉丝的情感劳动自然带来了一些情感风险。当偶像难以满足粉丝的情感需求或崩溃时,破碎的情感会把粉丝引向另一个更复杂的方向。
在小说《偶像失格》中,明里主人公的心态变化可能是很多粉丝的真实感受。当我沉迷于这种追求时,我可能会感觉到偶像的一举一动都发生在我面前。虽然这种状态只能持续到舞台剧的结尾,但我想拥有偶像留下的所有痕迹、呼吸和视线。在座位期间,整颗心都充满了同一个人的感觉。我想牢牢记住,我需要买照片、碟片和周围的容器来保存记忆。但当这场追逐被迫结束时,又会觉得手中空无一物的我,该如何生活?我不再是我了。没有偶像的生活就是余生。最后,可能是追不上他。我不能继续看着他不再是偶像,也不能解读他。偶像变成了人。”
偶像失格,[日] 宇佐见铃 着,千早 湖南文艺出版社翻译·2022年7月,浦瑞文化。
豆瓣有一个名为塌房人救助中心的小组,聚集了一群经历过偶像塌房的粉丝。房子倒塌后,盖房子的人还是会难过,所以他们选择在这样的空间里互相安慰,寻求一些精神上的安慰。因为在这里,大家都知道幻灭后的痛苦,所以不用担心被指责为脑粉。
对于非粉丝群体来说,粉丝被爱遮住了眼睛,会盲目地相信偶像是完美的,但事实上,粉丝们知道偶像的优缺点,所以粉丝们会数偶像的错误,以证明这是一个不合格的偶像。这也证明了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偶像,因为他们是最接近偶像的人,他们想要的偶像不需要完美,就像偶像一样,也许只是因为偶像是偶像本身。
《粉丝》(Fan,2016)剧照。
倒塌对粉丝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伤害,这意味着他们曾经付出的一切都消失了,用情感、时间和金钱建造的房子倒塌了,这不是一件可以立即接受的事情。对许多粉丝来说,倒塌带来的痛苦甚至比失恋更强烈,这更像是某种信念的崩溃,而粉丝们没有对抗。
喜欢多年,付出了很多明星的丑闻,粉丝的第一反应可能是难以置信和愤怒,这种愤怒更像是情感失望,所以一些粉丝会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说真的喂狗;但愤怒后,粉丝可能无法直接出坑,特别是当舆论全面批评偶像时,很容易产生保护小牛的心理,习惯了守护的粉丝可能无法忍受他们迷恋的偶像被虐待,为了捍卫他们真正喜欢的人,捍卫他们曾经付出的一切,也为了捍卫看似不值得的明星,粉丝们再次展示战斗态度,对抗所有批评偶像和言论——即使他们早就相信偶像违反公共秩序和良好习俗甚至违法。
当舆论消退时,粉丝们终于有了属于内部群体的空间。在这个阶段,他们可能会告别偶像、其他粉丝和自己。告别往往充满悲伤。不管粉丝们有多理性,他们仍然不能毫无波澜地面对这样的结果。特别是当别人告诉他们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笑话时,他们可能会反驳他们内心的痛苦。
随着时间的推移,偶像也淡出了公众的视线,甚至没有人提到。粉丝们可能会在告别后逐渐治愈自己,喜欢另一个明星,或者放下与偶像相关的一切,永远不会沉迷于偶像化,重新开始另一种生活。
文字/帕孜丽娅
编辑/西西
校对/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