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我的最后一篇文章中,我曾经提到过华南先生的货架思维。货架思维有三个要素:虚拟买家、信息环境和竞争对手,模拟客户站在购物中心货架前的场景。
想象一下,当我们站在架子旁边时,我们想到的是什么?包装袋上的信息构成了信息环境。恒大冰泉是怡宝的竞争对手。
由于竞争对手的存在,信息传递尤为重要。如果一家超市只有一宝,即使瓶子上只印着矿泉水,也不会减少购买量。
商品包装是静态的,不能像电子屏幕那样显示各种信息。换句话说,商品的信息存储空间是有限的,甚至是每一寸土地和每一寸黄金。当客户的眼睛接触时,商品传递的信息必须能够准确地击中客户并产生购买行为。
在《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方法》中,高杉尚孝将信息分为记述、评价和规范三类。
描述信息不包括信息的质量;评估信息恰恰相反;标准信息需要行动。在接收层面,三者是层层递送的关系,但一个聪明的文案往往只能用标准信息来表达后两者的意义。
在华商学院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文章中,曾经提到买家需要的其实是一个购买理由。
感冒的人不需要知道感冒药里藏着多少珍贵的药材。他真正需要的是三个简单而粗糙的功能标志“止鼻涕”,因为感冒的人此刻正在流鼻涕,止鼻涕是他最大的购买理由。
2
但很多时候,决定一个人购买行为的不仅仅是眼前的诱因,还有他的消费习惯和潜在意识。
以感冒药为例。如果有两种药,一种是99元,另一种是9.9元;虽然99元的瓶子上写着“止鼻涕”,而9.9元的瓶子只是写着“治疗感冒”,但基于价格因素,性价比第一的客户仍然会选择后者。
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有两种方便面,一种不出名,另一种是统一的老谭泡菜面,所以无论使用什么口号,由于品牌的先入性,潜意识驱动的客户仍然会信任后者。
用高维打低维,后者自然会失败。因此,击中用户文案,首先要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实力上。
以杜蕾斯和冈本为例。即使杜蕾斯的情诗写了花,只要冈本能突出它的“坚定”性,毫无疑问销量会超过前者。在平等实力pk下,是创造用户购买理由的最佳时机。
在消费习惯和潜在意识之间,潜在意识对购买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占主导地位。消费习惯会随着社会经济状况而改变。在不同的情况下,企业只需要瞄准定位;然而,意识手段往往彻底颠覆整个产业格局。
这种意识水平对Z世代人的影响尤为明显。
传统买家的购买行为发生在购物中心,货架上挤满了商品,竞争环境仅限于一英寸和三英寸之间。一些更有意识的布局在货架之外,通过媒体广告抓住思想。
但Z一代的购买位置已经转移到互联网上。在淘宝页面上,无论搜索哪个类别,成千上万的商品都会以垂直条向下延伸,每次刷新都会有新的商品跳出来。
这是一个无限货架。
无论口号有多强大,一旦被淹没在商品流中,都只能被忽视。当信息环境成倍扩大时,首先要解决的是被看到的问题。
3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提出,消费者不需要特定物体的功能或个人使用价值,但实际上需要商品赋予的意义(和意义的差异)。
对于Z世代来说,要想看到商品,首先需要一个渠道,然后在渠道上创造一个包含购买理由的内容,购买理由就是商品赋予的意义。
答案茶的流行首先是由于抖音的渠道,其次是它赋予的新意义:答案茶的意义在于答案,而不是茶。
对Z世代来说,在有商品之前,它是有意义的。将答案茶改为答案甜点和答案面包,热门概率不低于奶茶。
面对Z一代,广告应该首先找到他们在哪里。他们在淘宝上吗?不,这是购物行为的最终发生。他们的朋友圈吗?不,这是他们的隐私。
他们在哪里?
他们在抖音、微博、知乎、小红书,甚至在B站same在各种垂直平台上等。
但仅仅找到他们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把购买的理由映射到他们的脑海里。请注意,传统的喊叫已经过时了。
人们不想要免费的东西,因为免费除了功能,不会带来任何额外的价值。
对Z世代来说,只需要给他们一个意义:新奇、特立独行。所有的商品都是为了他们更好的自我。
一个独立的个体。
谁能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谁就能成为爆款。
作者:善宝橙,知乎与微信公众号同上,一位倡导多学科思维的运营商和终身学习者。
本文由 @善宝橘 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