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小米等巨头跨界影业受挫 票房口碑双失利
2023-06-20 05:44:56 小编:skylark 我要评论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成立不足一年的小米影业已解散宣发部门,小米影业负责人黎万强也证实小米影业确实做了调整,目前只是一个十多人的部门,核心职能是助力小米品牌,不涉及内容制作。消息一出,引起业界一片哗然。
然而,2016年6月,小米影业还宣称自己的重点是制作不是投资。从强势宣布进军影视到如今解散宣发部门,小米影业面临“夭折”。
不过,小米影业的折戟并非特例,纵观近年成立的互联网影业公司,2016年基本上都未能交出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腾讯影业主投的第一部电影《少年》票房失利;乐视影业口碑暴跌,估值缩水28亿元;此外,百度糯米影业,爱奇艺影业等更多的只是参与投资电影,并无实质作品。
近年来,小米乐视以及BAT巨头们纷纷进军影视行业,试图搅动文娱影视这一池春水。
也有业内说法称互联网巨头切入电影市场是“狼来了”,会颠覆甚至改变整个电影产业发展。而事实上,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互联网影业公司虽然手握用户、营销、资金等优势,但在内容制作和专业人才方面仍是短板,想在电影界立足任重而道远。
乐视、小米等影业公司成绩未达标
对于小米影业的折戟,着实有些意外。2016年6月,小米影业还在上海电影(33.350,-0.76, -2.23%)节上豪言壮志,宣称自己的重点是制作,不是投资。而半年后,黎万强对于解散宣发部门的回应却是:“小米影业核心职能是助力小米品牌,主要做投资和植入的工作,不涉及制作。原来在影业的宣发组做了调整,工作会交给公司市场体系。”
与小米影业这个电影行业的“新兵”不同,乐视影业作为互联网企业跨界进军电影行业的“排头兵”之一,自2011年创立以来,成绩可圈可点。比如2013年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虽然口碑并不好,但从商业角度来说,曾给乐视影业带来巨大盈利。
不过,反观2016年,乐视影业主推的《爵迹》《盗墓笔记》和《长城》表现都不尽如人意。《爵迹》号称投资2亿元,最后只收获3.8亿元票房,处于严重亏损状态;《长城》虽票房已破11亿元,但按通俗算法,电影票房达到成本三倍才能回本,因此号称投资约10亿元的《长城》同样处于亏损状态;而《盗墓笔记》因为采取了保底发行,乐视影业为固定收益,且占比不大,分成并不多。
除了票房,乐视影业还受困于口碑,以上三部电影口碑均一般。记者查询豆瓣影评发现,《长城》评分为5.0;《盗墓笔记》为4.7;曾最受乐视影业期待的《爵迹》仅为3.8。
口碑暴跌的同时,乐视影业的估值也在缩水。2017年1月15日,在备受瞩目的融创对乐视的150亿元融资中,有10.5亿元用于乐视影业15%的股权置换。按此计算,乐视影业估值为70亿元,这与此前乐视影业注入乐视网(35.810, -0.55, -1.51%)的估值98亿元相比,缩水了28亿元,与贾跃亭所说的300亿元估值更是大相径庭。
针对上述问题,乐视影业CEO张昭2017年1月26日在微博回应称:“看来2017要更加努力,才能显现互联网影视公司价值。融创入股是按老股,也就是C轮估值,老黄历了。”并称,某行业分析师前不久曾评价乐视影业的合理估值在300亿~500亿之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乐视影业在注入乐视网时曾做出业绩承诺:2016年利润不低于5.2亿元。然而公开资料显示,乐视影业2015年的扣非净利润仅为1.36亿元。结合2016年三部主打影片的失利,乐视影业是否能达成业绩承诺还是未知数。
同样在电影市场挣扎的互联网巨头还有腾讯和阿里巴巴。腾讯影业首部主投影片《少年》也是票房口碑双失利,累计票房仅为1589万元。2016年,腾讯影业在成立一周年之际曾一口气发布了21个影视项目,包括《藏地密码》《古董局中局》《中邪》《择天记》《拓星者》等,但目前这些作品均没有进一步消息。
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致电致函腾讯影业公关部负责人,对方以“我们现在可以回答您这些问题的人正在休假”为由拒绝了采访,截止记者发稿前,所发函件亦未能给予回应。
同时,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影业首部主投电影《摆渡人》最终票房为4.7亿元,而该片导演张嘉佳曾透露,影片票房过10亿元才能保本。更值得注意的是,《摆渡人》的制作过程并不顺利,该片2015年7月9日开机,但杀青时间是2016年5月11日。对一部爱情喜剧题材的电影来说,这样的制作周期显然是“超支”的,亦给其赢利前景带来了不利因素。
内容为王 互联网思维被指难颠覆影业
在国家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公司都在积极进军电影行业。以BAT为例,百度收购爱奇艺、PPS开展视频业务,同时依托百度文学、游戏等IP资源涉猎制作发行服务;腾讯与华谊兄弟(10.330, -0.06, -0.58%)、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合作,加强对IP的培育和塑造,建立覆盖游戏、文学、动漫、影视的IP圈;阿里巴巴收购文化中国、优酷土豆,推出娱乐宝。
“互联网公司进入影业一般会采用几种途径,一是先成立一个影视部门,用来孵化一些自有资源,包括小说IP、游戏IP等,然后寻求对外合作;二是虽成立了影业公司,但并没有主控影片,而是以投资为主,试水电影市场;三是成立影业公司,并真正主控影片。”易观互联网娱乐高级分析师黄国锋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乐视影业就是属于第三种,而像爱奇艺、合一影业等则属于第二种。
在黄国锋看来,互联网公司扎堆进入影视行业后,虽然有一定的运营能力和大量的用户基础支撑,但互联网影业公司同样会面临来自同行业的竞争,包括内容源头的竞争,并且互联网的优势很难直接嫁接到偏传统的影视产业里。“这几年大家都抢IP,有的IP可能在文学形态下价值较高,但抢占后改编成影视形态实际上价值已经发生改变,用户的接受程度很难把控,不像传统影视公司在内容方面已经对市场有深入地了解。因此,并不是说有营销能力就一定会让观众走进影院。”
艺恩研究总监刘翠萍持有类似的观点,她认为,电影运作并不完全是互联网思维能够引导的,虽然通过数据去把握观众需求非常重要,但影视制作作为一种相对比较传统的领域还是需要孵化,包括孵化培育一些专业人才,和一些现有的知名团队、导演、编剧建立深入的合作等。
尽管互联网影业在2016年整体表现不佳,但刘翠萍仍对互联网影业公司的未来持乐观态度。“未来可能会有一两家将成为业内一二线的制作公司,影业公司在内容制作方面有几点比较重要,一是要有好的项目,二是要有专业的人才,甚至后者的重要性要高于前者,不管是腾讯影业还是小米影业,我认为他们还是处于积累的阶段。电影是需要通过市场来检验的,而腾讯影业没有专业的人才去支撑他独立运作,所以主控影片失败了,但因为其手上握有较好的资源,同时定位于影视制作,我比较看好此类的互联网影业公司。”
那么,资本寒冬下,互联网影业公司如何扎根千亿电影市场?黄国锋认为,互联网影业公司在打磨自己影视团队的过程中不能走得太急太快,要坚持以内容制作为根本,可以向传统影业公司吸收知识,引进一批专业的传统影业人才。
“互联网影业最大的红利是通过O2O售票极大地缩短了用户和影院之间的到达成本,但这样的窗口期太短,而影视行业作为文创领域,需要在产品自身上有突破性发展,而IP 作为互联网影业拿出来的颠覆性药方,并没形成战斗力。接下来,应该改变对IP的广种薄收方式,转而重点培育‘IP树’,或许可以打破僵局。”产业时评人张书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