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这些“理所当然”的PC常识都是错误的
2023-06-13 08:46:40 小编:skylark 我要评论
自打1995年互联网进入中国开始,PC在中国的快速成长已有20年,早已走入寻常百姓家,相信大家对PC都已经相当了解,但也正因了解,所以才会产生一 些大家都认为理所当然的想法,但这些想法是不是全都正确呢?今天我们就针对几个近期在测试环节中找到的热点问题与大家探讨,这些理所当然的结论,其实都是错误的!
无风扇/大尺寸多风扇笔记本发热量低?烫与不烫更多取决于如何使用!
配置多风扇或采用无风扇设计的目的,都建立在“将笔记本内部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的基础上,并不代表采用这些设计的笔记本就拥有高人一等的散热水准
2015年的笔记本市场有些走向两极化的趋势,一是低电压处理器超轻薄机型大量普及,Core M处理器甚至让大量超轻薄本用上了无风扇设计;二是大尺寸高性能游戏本进一步主流化,强悍的GTX独显+四核处理器的重量级组合占据了大片市场。
在不少人看来,采用无风扇设计的笔记本,都是相当凉快的;而采用多风扇的大尺寸笔记本,也给人散热效率相当高,机身肯定很凉快的感觉——笔记本的高发热时代似乎过去了。但事实真是这样么?
先来说Core M无风扇设计,首先,笔记本采用哪种散热方案取决于配件的TDP,Core M处理器的TDP仅为4.5W,在厂商的定位来看,这个TDP无需使用主动式散热,所以可以采用无风扇设计。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重点——笔记本采用无风扇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它的发热量低,而是TDP低,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现在的智能手机,没有哪款手机用了主动散热方案吧,但长时间使用还是会堆积大量热量,Core M笔记本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大尺寸多风扇笔记本呢?毕竟散热空间大且风扇够多,应该不会很烫了吧!这也是一个错误的理解,为什么它需要大体积和多风扇,原因不正是它的发热量高么?实际上高性能游戏本在满载玩游戏热量堆积的速度会超过散热器的排出速度,因此发热量高也是很正常的,但优秀的风道、隔热和配件布局设计会避开手指手腕常触碰的区域,将高热量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水准,这才是真正体现设计差异的地方。
那么,笔记本烫不烫由何决定呢?答案在用户本身,只要适当劳逸结合,让笔记本处于较为温和的使用状态,再加上定期内部维护,长久保持舒适温度对任何笔记本都不是难事。
笔记本就是弱?混搭DIY配件让你傻眼!
且先不说笔记本平台的性能已经达到甚至超越全高清游戏应用水平,即便你有更高要求,也可以选择配备桌面级处理器的产品,或是可搭载外置显卡盒的游戏本。
在我们每次测试高性能笔记本时,总是会有人不屑地说:“笔记本性能再高也是井底蛙,DIY才是王道”,实际上这种张飞比岳飞的情况我都有点解释得不想再解释,但近期开始流行的一种混搭方案应该可以让有着此类想法的读者朋友开开眼界了。在我们此前测试的未来人类X599上,我们就开到了采用桌面级Core i74790K处理器的笔记本,与此前混搭型笔记本大多体重惊人的设计不同,它的体型与传统15.6英寸笔记本没什么两样,而且更关键的是在大幅提升处理器性能的同时,它的发热量也控制得相当不错,对于既对处理器性能要求较高,又需要笔记本便携性的用户而言实用性很强。
而在游戏方面,目前的GTX级显卡已经完全可以在全高清分辨率下以较高特效畅玩几乎所有大型3D游戏,与DIY机型相比只是屏幕大小和绝对帧速数值上的差别而已,如果你还不满意,也可以选择类似Alienware 13这种支持外置显卡盒的笔记本,在需要最出色的游戏表现时直接调用外置DIY独显,简单粗暴!
全金属外壳机型最高端?碳纤维复合材质才是最优选!
相对而言,碳纤维材质导热效率低,手感更舒适且强度更高,是制造笔记本外壳的最佳选择,而金属材质更适合用来设计内部防滚架和底盖
在很多消费者心中,只要是金属外壳本,那就是高端本,就是尊崇的象征,因为金属外壳比塑料外壳好很多,不论是造型还是视觉效果都明显强于工程塑料,所以是高端机型的典型特征。
不过这种认识真的落伍了,现在的高端本往往不是用金属外壳的。以高端商用本为例,它们定是设计考虑最为周全的笔记本,但在此类产品上我们却鲜有见到全金属外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金属导热性很强,而且还导电,冬天很冰凉夏天很暖和,而且在干燥的北方极易产生静电,反而会导致使用体验的明显下降。因此,高端商用本的设计往往是采用碳纤维与金属复合材质。碳纤维极轻又极具强度的特性让它尤其适合现代笔记本的设计理念,键盘面就非常适合采用碳纤维材质,而笔记本的底盖则更适合采用金属材质,因为相对容易塑性,且因为底部经常需要与桌面地面接触,金属相对较高的韧性和强度让耐用性可以得到保证,除此之外笔记本的内部防滚架也应该是以金属为首选。所以,以后如果经销商告诉你,这是高端的全金属外壳本,所以价格不菲,你就得长个心眼了——现在真正牛×的笔记本,多半是金属与碳纤维组合的!
扬声器表现本本体积成正比?单元设计与音效软件才是核心!
扬声器体积大小与音效关系密切,但并非大尺寸笔记本就一定会采用大体积扬声器单元,反之亦然,还是要看产品的具体定位,比如戴尔XPS 13是一款机身与11.6英寸本类似的笔记本,扬声器单元却足够大,声音和音质甚至大幅超越了不少14、15英寸笔记本。
我们知道,扬声器的好坏与单元体积有着密切的正比关系,体积越大,共振腔就越大,这会非常有利于提升扬声器的低频效果,从而让听感变得更为厚实有底气,但很多人会因为这个原因,而误以为笔记本体积越大,扬声器表现就越好,也有人会对小尺寸本的扬声器效果不那么在乎,但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概念上的错误!
大尺寸笔记本的确有较富足的内部空间来放置大体积发声单元,但“有空间”跟“会放置大体积扬声器单元”是两码事!我们就曾测试过不少扬声器体验糟糕的大尺寸游戏本,基本是蚊子音。而小尺寸就未必没有好声音,此前测试的戴尔13英寸机型新XPS 13,其体型仅与普通11.6英寸笔记本相当,但它的扬声器单元却较大,配合WavesMaxxAudio扬声器技术,效果很强悍,甚至在戴尔Venue 8Pro这种平板电脑上,都可以配置音效出色的扬声器。所以,产品体积与扬声器效果没有直接关系,主要就看厂商有没有花心思去设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