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到底笑没笑?科学家《Nature》撰文:笑了
2023-06-11 17:40:08 小编:Sophie周 我要评论
一项发表于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的新近研究表明,蒙娜丽莎真真切切地在微笑。
研究者向12名参与者展示了《蒙娜丽莎的微笑》原图,以及8个对其嘴角进行处理的版本。研究者发现,原图以及所有“积极”版本的蒙娜丽莎都近100%地被知觉为“快乐的”。英国评论家Walter Pater认为,《蒙娜丽莎的微笑》,由达芬奇于1503至1507年间创造,因其“情绪不确定(emotional ambiguity)”而闻名。Pater表示,蒙娜丽莎首先展现出了“无尽温柔的承诺(promise of an unbounded tenderness)”,但当观赏者的视线在她脸上停留时,则变成了“邪恶的威胁(sinister menace)”。
无独有偶,英国艺术史学家Ernst Gombrich写道,有时候感觉她在嘲笑我们,但随即又能感受到她微笑中的悲伤。为了解开蒙娜丽莎的面纱,该研究的研究者要求被试判断图片中的蒙娜丽莎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并对其回答的自信程度进行评分。来自德国弗莱堡心理与精神健康前沿领域研究所的科学家、本研究的作者Jürgen Kornmeier表示:“我们非常惊讶地发现,原始图片几乎总是被认为是快乐的。这对历史学家、评论家们的质疑提出了反对意见。”
在前两个实验中,原始图片和8张不同版本的图片以随机顺序呈现给参与者。研究者发现,参与者对快乐图片打分更快,而对悲伤图片打分更准确。该研究的第一作者、Kornmeier的同事Emanuela Liaci表示:“这似乎表明我们的大脑对积极脸部表情有偏好。”但是,研究者对于“悲伤”的蒙娜丽莎图片仍存有疑虑。因此,他们选取了原始图片和最悲伤版本图片,并制作了7个中间版本。随后,他们邀请参与者来对图片进行评分。
出乎意料地,当图片的情绪范围更悲伤时,人们倾向于将原始图片视作“悲伤的”。Kornmeier表示:“数据表示,我们对事物悲伤或快乐的感知,并非绝对的,而是飞速会随着环境而适应。”研究者计划将进一步在自闭症和心理障碍人群中进行探索。Kornmeier提出:“我们的感觉只来源于我们所处环境的有限部分,比如,因为物体被部分遮盖。我们的大脑需要通过这有限且常常不确定的感觉信息来构建图像,从而尽可能地接近真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