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关于北宋初期换都问题上,赵光义的“在德不在险”
赵光义这句话说的非常阴险,看似让人感觉无懈可击,但是一个非常大的违命题。
当初赵匡胤选择迁都洛阳,乃是举天下之计,为百世而后想。如果宋朝迁都洛阳,也许北宋存在的日子会长久一些。赵匡胤贵为开国之君,英明神武,但是,在立继承人方面,一直犹豫不绝。他没有封自己的儿子为王,反而封自己的弟弟赵光义为开封府尹。而宋朝的国都正是开封。赵光义以开封府尹之名,拉拢京城文武,培植自己的势力。相对于赵匡胤这个大老粗,赵光义无疑更受那些文臣的欢迎。赵光义本身也有些政治手腕,他对满朝文武封官许愿,连赵匡胤身边的太监王朝恩也被拉拢了。如此一来,赵匡胤身边几无可以信任的人。
晚年的时候,赵匡胤对此也有所察觉,他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就动了迁都的心思。
简单来说,是因为赵光义不想换。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定都开封。就当时形势而言,这个决定并不算错,因为开封很适合进取,可以通过漕运快速聚集天下钱粮兵马,从容出发进攻周边的南唐荆襄北汉。
但开封只是经济型都城,在国防安全上处于劣势,开封处于平原地区,东西南北皆无险可依,只能依靠庞大的机动兵团来应对各种不测事件。尤其是北方的辽国占据了历来中原王朝的天险屏障幽云十六州,北境防线一破,辽国骑兵可以直接兵临开封。
在刚建国的时候,北宋的重心放在剪除割据势力上面,这时候也没谁提迁都之事,但当统一已成定局,赵匡胤就考虑起来迁都之事。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赵匡胤学习了一把北魏孝文帝,借着“郊祀”之名到洛阳活动,然后就不走了,想造成既成事实,逼群臣就范。
这一举动遭到了几乎所有朝臣的反对,但众人不敢公开违逆皇帝的意思,对之以无言的沉默。
很明显,迁都是一项影响深远的千年大计。在当时,洛阳的漕运已有堵塞,重新疏通需要足够人力物力,对于刚建立不久的北宋来说,确实是不小的耗费,但这只是一时之痛,从长远来看,定都洛阳,至少防务上要比开封强得多,军费可以节省很多。
不请自来。
中国古代帝王之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这三种条件的支撑。一个王朝的首都,那也必定是政治经济文化都很发达的地区。那么,如果在以上六个条件当中选出最重要的两点来说,人和与政治则是必须具备的。
在封建王朝中,有很多迁都的例子。有的如大明永乐皇帝一样成功了,有的则像隋炀帝一样失败了。客观来讲,他们迁都的目的,最根本的原因则是自己的势力可能在原首都当中被某人或者某势力集团给削弱掉了。
永乐皇帝迁都是想要摆脱建文集团势力的束缚,而隋炀帝则想拼命挣脱关陇贵族给其施加的枷锁。前者由于靖难之役前后的时局动荡,成功将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而隋炀帝,为了迁都,耗尽了人力物力财力,兴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反而却因此而丢了自己的性命。
因此来说,宋太祖迁都一事,则是多方面的政治博弈所造成。与宋太祖下棋的那个人,便是他的二弟,任开封尹的晋王赵光义。
首先来说,北宋初年,东京汴梁的建设的确要比长安洛阳好得多。前者经历了两代王朝的建设,俨然是一派生机勃勃。而长安洛阳,则因为多年的战乱而残破不堪。所以,宋太祖在王朝初期并没有打算迁都,毕竟这不是一件小事。
可是,在宋太祖晚年,他真的动了迁都的念头,甚至来说,他也做了很多的准备活动。只不过,他的这一想法被他弟弟的一句话就否掉了,“在德不在险”。赵匡胤和他弟弟说了很多迁都的好处,诸如靠着地势险要,可以裁汰军队,更好的护国安邦一类的话。但赵光义一句话,就断了赵匡胤的念头。
实际上,仔细分析来看,赵匡胤也是在迁都问题上首鼠两端,拿不定主义。毕竟,这个时候中国的政治走向是从西向东,经济走向是从北向南。当然,赵匡胤可能看不到这条线索,但是他一定知道长安那个地方,离着西北少数民族太近,不便防守,再者在粮食供给运输方面也会造成很大的困难。
所以来看,赵匡胤也就没再迁都。
不过,东京汴梁这个都城选的,确实在天时地利上都不占优势。以至于在宋真宗时期,辽圣宗伐宋,真宗做出的第一反应便是迁都。这个地方就是无险可守嘛。
《剑三》如何完成金水镇任务“金水疑云”
话说这个任务是说,某女秀茹拿剪刀蓄意杀害了她的丈夫林三…现在就开始…逼供吧~~
1、首先询问秀茹,她说她中午在张屠户那买肉
2、询问张屠户,他说中午去帮王氏修门去了没开门,于是叫秀茹去李屠户那里买肉
3、再询问王氏中午在何处,她会告诉你她去林三家时看到满地鲜血,秀茹正被吓地尖叫,而再问她秀茹这个人如何,她告诉玩家秀茹很爱下棋,性格沉着冷静
4、问李屠户,他告诉你中午之后秀茹去他那买过肉
5、好了,千万别忘记最后一个证据哦,找仵作问明他的验尸结果….他会告诉你林三身上的致命伤是胸口的剪刀刀伤,刀口向上,应该是蓄意谋害
6、好啦,最后一步就是质问嫌疑犯秀茹了,先点张屠户的证词,再点李屠户的证词,这时候秀茹会说她是一时冲动才错手杀死自己的丈夫 ,接着点王氏的口供,最后点仵作的验尸报告…于是乎秀茹招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