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一不做,二不休”源自哪个典故
俗语“一不做,二不休”源自于唐.赵元一《奉天录》卷死:
“光晟临死言曰,传于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本意是指事情既然做开了头,就索性做到底。
比喻意义为不做则已,既然已经做了,就索兴做到底。
俗语“一不做,二不休”源自那个典故啊?它的出处于,唐.赵元一《奉天录》卷死:“光晟临死言曰,传于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意思是:愿意是要么不作,做了就索性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开了头,就索性做到底。
《奉天录》中的光晟,何许人也?据查证姓张,今陕西周至县人,他的家世记载不详,《旧唐书》上只写了四个字“起于行间”。是唐代最有争议的名将,曾义薄云天两次背叛,临死的死后告诉家人这两句话我觉的很有道理。
赵元一,生平也是不详,只是说唐人,世居关右。德宗建中四年,元一亲睹之,逐纪其是为《奉天录》卷四。建中四年即(783)年,泾源兵变,攻陷长安,唐德宗仓皇出逃至奉天,被叛军包围一月,史称“奉天之难。”唐德宗,也就是唐朝第九位皇帝,李适,在位27年。
从以上的解答中可以看出来,这个光晟的“一不莫做,二不休”给后人的遗言是总结自己背叛的教训,要家人莫要做,二要不能没完没了了。后来人又把这句话进化了“一不做,二不休”,也就是现在说的:大丈夫敢做敢。举个例子吧。
在《水浒传》中武松遭到张都监几次陷害,在充军途中飞云铺又遭张都监手下暗杀,武松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凭着自己高强武功杀死了官差,又直赴鸳鸯楼杀了张都监男女老少全家,杀完后还在墙壁上用血写上“杀人者武松”,武松英雄豪气,敢做敢为,也就是“一不做,二不休”的真实写照。
不知道回答是否满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