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的核辐射这么高,为什么感觉对野生动植物没影响
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当地出现过很多畸形动物,这就是放射物质长期影响,只不过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放射剂量也慢慢降低,周边已经陆续有人类居住,也成了野生动物的家园。
放射物质当然对动植物有影响,对动物的影响是可以导致后代的畸形,对成年个体也有致癌的作用,对植物的也有类似影响,不过由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抵抗性更强一些,但是高剂量的辐射作用下,也只有少数植物能够正常生存,这些植物通常也被作为寻找放射物质矿石的标志植物。切诺贝利核电站四号机组的事故使得大量放射物质粉尘飘散在当地,污染了当地的水体、土壤,对于人类那样的环境无法再居住,不光是考虑高放射剂量的短期影响和急性伤害,也为保证人群整体的健康,避免出现致畸、致癌等长期影响,将居民迁出是必要的。但是植物不会活动,动物意识不到这样的危险,除非是剂量特别高的地方,会导致呼吸道损伤等急性伤害,能使野生动物感受到疼痛难受,它们才会逃离,周边放射剂量没那么高,动物们就难以感受到了,忍一忍也能承受。
几十年过去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剂量只在核心区域也就是机组附近附近地方的放射剂量还比较高,周围的放射剂量已经很大程度地降低了,而且为了组织生育放射物质的快速泄露,当地又在机组上覆盖了厚1米多的混凝土史观以遮挡放射。现在当地周边虽然还禁止居住,但是也有不少人因为生计等问题迁回居住,目前看来那些人受到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放射对人体有危害是不假,但也需要有一定的剂量强度加上较长的作用时间,已经能迁回周边区域且正常生活,也说明周边的放射剂量不算高了。而在这样的事件中,无论是媒体还是我们旁观者,最关注的是人,而不是动植物,所以动植物会怎么样我们也缺乏了解,有多少人真的关心当地的动植物呢?
尽管如此,切尔诺贝利周边放射物质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才能恢复到危害以下。当地缺少人的活动,也就没有了污染,目前那里的动植物都更加繁茂,为了保护某种濒临灭绝的狼,当地将狼放入当地,几年时光数量就有了恢复。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世界上最致命的能源事故。直接的人类生命健康影响只是事故的一部分,大片土地不适合人类或动植物生存。 尽管切尔诺贝利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不到100人,但随着周围地区的疏散,最终有大约35万人不得不离开家园。切尔诺贝利禁区半径30公里,面积约2600平方公里,30年后仍不允许人类正常使用。
如此多的人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所造成的心理损失——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失去的土地面积本身,也必须得到权衡。放射性污染的持续时间是一个可怕的想法,它会在数百年、数千年甚至数十万年间缓慢衰减。
切尔诺贝利电离辐射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距离发电厂500米的约4-5平方公里的松树受到致命打击,受到事故的高剂量辐射。这个地区是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被称为红色森林,由于垂死的树木呈现铁锈红色。 在一个更大的38平方公里的区域(约占禁区的1.4%),树木在5至7年内基本上不产生新种子。
在距离植物3到7公里的范围内,土壤无脊椎动物数量急剧减少,尽管它们的数量在2.5年后已经基本恢复。哺乳动物也有可能死亡,这一点在一些马和牛因甲状腺辐射损伤而死亡和啮齿动物数量的减少,但在第二年恢复正常。 虽然切尔诺贝利的放射性污染可以在远至德国和北欧的地区进行测量,但实际的放射性水平太低,不会对其他地方的野生动物造成显著影响。
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发现切尔诺贝利禁区盛产驼鹿、狍子、野猪和狼。 该区域中较大的动物呢?陆生野生动物不太可能在低于1MSv/天的水平上受到伤害(相当于每年365000MSv,略高于红色森林水平)。2014年土壤线虫研究在5 MSv/天时未发现任何影响,并且几项研究即使在20MSv/天(7300MSv/年)时,也没有发现对啮齿动物有影响,或者在受污染区域和未受污染区域的哺乳动物种群有任何差异。
此外,植物和水生生物的安全极限被认为是陆生动物的十倍。 因此,背景水平本身,尽管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且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可能不会对野生动物造成严重威胁。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被人类遗弃后,各种各样的动物会很快迁入这片区域。令人惊讶的是,许多稀有和长期消失的野生动物在切尔诺贝利附近找到了自己的家园。
切尔诺贝利禁区可以说已经成为一个自然保护区。 切尔诺贝利禁区有丰富的动物数量,与自然保护区相当。世卫组织还指出切尔诺贝利事故的真实规模,这矛盾地导致创造”一个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在隔离区的大部分地区,辐射水平在几个月内急剧下降。野生动物趁人不在,数量和种类开始反弹。 航空调查显示,麋鹿、鹿和野猪的数量在事故发生后一两年才开始攀升。还有海狸、獾、猞猁和野牛,甚至棕熊也出现了。
2019年研究在该区域发现了高度多样化和活跃的食腐动物种群,包括老鼠、松鸦、喜鹊、水獭、貉、貂、狼、乌鸦和白尾鹰。 切尔诺贝利地区物种丰富,有400多种脊椎动物,包括67种鱼类、11种两栖动物、7种爬行动物、251种鸟类和73种哺乳动物,许多被列入乌克兰和欧洲的红皮书。 这并不是说科学家们不会期望发现辐射对野生动物种群的任何影响,但它们小到难以找到确凿的证据。
很明显,这些核辐射潜在的影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阻碍繁荣的动物种群。惊人的结论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核灾难对野生动物种群的破坏性要比正常的人类活动小得多。核灾难后空无一人的栖息地对野生动物来说是个好消息。很难认为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动物数量会因切尔诺贝利灾难而恶化。
切尔诺贝利的核辐射这么高,为什么感觉对野生动植物没影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不是没有影响,在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之后,周围的大批动植物发生了死亡,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动植物的栖息环境逐渐得到了恢复而已。
1986年前苏联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机组发生了剧烈爆炸,在引发大火的同时,将巨量的高放射性物质被抛洒到空气中,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核泄露,当时有超过30万人被撤离,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一次被评为七级的核泄露事故。
此次核泄露事件,不仅对人体产生重大的伤害,距离放射源较近区域的一部分人因受到严重辐射而立即死亡,其它受辐射较轻的人也不同程度地发生身体溃烂、白血病、恶性肿瘤、肢体变形以及一些遗传性疾病。当然,对于很大一部分区域的生态环境来说,影响也极其严重,主要是被抛洒出去的大量放射性物质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的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在相当大的区域内,因核泄露直接引发的核辐射、具有放射性原子尘埃等,大气、水和土壤环境中放射性物质一定时间内呈现逐渐积累的态势,这些环境要素放射性污染加重,从而引发动物直接死亡或者基因变异,植物枯萎死亡等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没有了人类活动的干扰,这里慢慢形成一个类似“自然保护区”性质的区域,放射性物质由于不断地进行衰变,自然环境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逐步降低,辐射强度越来越低,一些耐受性强的植物首先得到恢复,种群数量得以逐步增加,而植物为食的一些食草动物,像野兔、驼鹿等逐渐把活动区域扩到大该区域,以获得更加稳定和丰富的食物来源,而那些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比如棕熊、狼、猞猁等,也跟随着食草动物的踪迹而扩大栖息范围,这也是最近几年这里相继发现较多野生动物活动的原因,一个逐步恢复并良性运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此产生了。但是和事件发生前相比,生物多样性还是下降很多。
从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以及目前周围动植物的恢复来看,至少可以说明几个问题:一是核泄露事件的危害非常大,持续影响时间跨度长,不是短期内可以恢复的。二是在自然选择的压力胁迫下,那些适应能力强的生物,其生存能力和恢复能力要比人类以及那些脆弱生物强大得多,而且植物要比动物更加顽强。三是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生态的恢复速度也要快得多。
就目前那里的植被恢复情况来说,看似没有影响,实际影响挺大的。
众所周知核辐射对于生物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因为核辐射可以破坏生物的基因,导致生物的基因变异。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如此。
切尔诺贝利的核事件是在1986年发生的,距今已有三十四年,在最初的几年里切尔诺贝利是名副其实的鬼城,人员都搬离了。
经过三十多年的自然恢复现在那里一片生机,但并不代表那里就没有危险,至今还有很强的辐射。
在自然选择的压力胁迫下,那些适应能力强的生物,其生存能力和恢复能力要比人类以及那些脆弱生物强大得多,而且植物要比动物更加顽强。
另外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生态的恢复速度也要快得多。
人们看到现在切尔诺贝利的植物似乎快要淹没人类的遗迹,就以为核辐射对植物没有什么影响,其实不然。
核泄露事件的危害非常大,持续影响时间跨度长,不是短期内可以恢复的。要恢复到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至少需要两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