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拯救中国当代诗歌
刚发表了一篇关于诗歌的文章,就看到这个关于诗歌的问题。哎
我用文章中的某些言语尝试阐述回答吧。
“自古以来诗歌都是在无用的层面上存在的,它通过语言的返魅力量来为民族的心灵招魂,诗歌是盛放心灵的容器。
一个民族尊重另一个民族,决不是这个民族开着跑车或者会造原子弹,而是因为有伟大的诗人。他可以和上帝之上的神的世界对话,我们在阅读了这些作品后,重新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和动物有什么区别,获得一种精神的自主性。″
至于本文问题所在,诗歌其实根本不需要拯救,不管你重视不重视诗歌,诗歌一直都在,真正好的诗歌作品及真正的诗人从来不会迎合时代及个人的需求而存在的。所谓,“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歌也是如此,一直都在,从来没离开我们,不迎不逆,而你,爱来不来?!
当代诗歌並没有病危,用不着谁去拯救,它就象长在旷野里的一株稗草,虽然茁壮,却没有更多的人喜欢它,欣赏它。更没有人愿意把它移栽到花盆里。原因是,分行,无韵,看不懂的现代诗,就象遍野的乱扎蓬,把这一株仅有的稗草也遮盖起来。凭心而论,现代诗也有许多优秀美丽的句子,象红菱传中,…过年给孩子梳梳头,沒梳子就用妈的手,眼泪就是那梳头油…。一种事物淡出历史或传承下来,不是某个人能左右的。淘汰的如清代的辫子,传承下来的如民国的旗袍。这就象餐桌上的饭菜一样,气味好的都爱吃。谢谢约请。
诗歌不需要拯救,人心需要拯救。现在人写诗几乎为了名和利写诗。说真的,有时候真应该学学余秀华,不管她写得好坏,她的诗起码跟着感觉走。现在有的大诗人不可揣摩,不可揣摩啊!
诗歌需要拯救吗?看看网络,看看头条,每天有多少人在写诗论诗,好诗层出不穷,为什么去拯救,难道我们的诗歌要消亡吗?现代社会是自由发挥的年代,各种诗歌的题材出现也实属正常,好的优秀的就会走向光明,得到人们的认可,烂的坏的就会自己消亡,用不着任何人拯救,当然任何人也拯救不了,也没必要去'拯救!
没有谁能拯救诗歌。
一、诗的兴盛与诗人的际遇成反比,所以有: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词便工的句子。幽愤、压抑、苦难、兵燹、流离、聚散、得失、起落,这些生活被安逸、平庸、苟且、奢靡、浮躁取代。少了金戈铁马,多了脂粉迷离;少了歌风勒石,多了宝马香车。个人的安逸迟滞带来诗的乏味平庸。所以即便偶有佳作,但形不成潮流,小众的吟赏带不动大众的漠然。此一不能救。
二、功利化教育阉割了诗的雄性魅力。谐谑、调情、晦暗,矫情包围着学子,近乎洗脑般把学生训练成答题高手,忽略了知识之上的情感、理性、思索。高考作文一句:诗歌除外,就割断了学生和处于象牙塔顶尖的诗的命脉脐带。再加上雌化的管理,母性般的呵护,使汉唐雄性的诗歌精神被人为矮化为自虐式的无病呻吟。此二不能救。
三、严肃生活的泛娱乐化。演艺界个别人的不自律,负面新闻缠身,逐利不择手段,底线严重失守,极大败坏了当今的文化环境。因之形成的语言模式渗透到生活、教育,交流的各环节,使表达失去规范,使汉语失去含蓄蕴藉之美,造成诗歌的凝练范式失去语言基础的窘境。此三不能救。
仅择其要者列序证明。不学诗无以言,希望诗能走出低谷,重现汉唐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