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的意识流小说里,“意识流”究竟有什么样的艺术特征
意识流文学,泛指注重描绘人物意识流动状态的文学作品。
1918年,是由梅·辛克莱评论英国陶罗赛·瑞恰生的小说《旅程》时引入文学界的。
意识流文学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成就主要体现在小说领域,戏剧、诗歌中也有涉及。
该词汇源自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先驱詹姆斯,用stream of consciousness这个词表示意识的流动性。
因为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体,但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不会静止的。
它强调了思维的不间断性,没有"空白",始终在"流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基于意识的主观特性,意识流这个词亦被应用于文学领域,导致"意识流"文学的产生。
意识流小说往往侧重于对人物意识活动的表现,相较于其他类文学作品思维更加跳跃,晦涩难懂一些。
究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