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御书房小说搜索网站的网址啊,听朋友说更新挺快的
刚看了这个网站 御书房小说网 是一个提供小说搜索服务的网站 总体还不错的1 没什么乱七八糟的广告,也没弹窗,这点很难得的2 更新也挺快的,基本上能跟得上最新的章节3 页面比较简单,清爽,蓝色为主4 收录的书籍也较多,查了下我看的基本上能找到的5 该网站的小说书籍来源是其他网站的,但标明了来源地址,所以更新挺快的总体还是不错的了看小说就要这样的没广告的。
汉朝的李陵,是真投降匈奴还是假投降
李陵是李广的孙子,善于骑射,礼贤下士,武帝认为他有乃祖之风,曾命他率领八百骑兵侦察匈奴,李陵深入敌境二千余里,全军而退,后驻守酒泉张掖,跟李广利打过大宛,武帝非常欣赏他。
天汉二年前99年,武帝令李广利公孙敖等率兵进攻匈奴,让李陵负责后勤,李陵不愿意押运粮草辎重,请命说愿意领麾下五千军士从侧翼进攻,减轻大军的压力。武帝说,这次出动军队太多,我没有骑兵给你。李陵说不用,我带五千弓步兵就可以。(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武帝嘉许李陵的壮志,便让他自己挑选五千军士,同时命强弩都尉路博德届时接应李陵回师。路博德曾从霍去病立功,不愿意充当年轻将领的后应,便借口李陵进军方向现在不宜出兵进行推托。武帝以为李陵未战先怯,串通路博德愚弄他,自己划定路线让李陵进军,要他侦察匈奴敌情后回报。
李陵不知已无接应,欣然带兵出发,率领五千弓步兵出发,向北行进三十天,到浚稽山扎营休整,将沿路经过的山川地形绘制成地图,派人先行回朝禀报,李陵在回师途中突然遭遇到且鞮侯单于主力,被匈奴三万多骑兵包围,李陵临危不惧,以战车结阵弓箭杀敌,且战且走,射杀了几千匈奴兵。
单于又召集左右贤王八万骑兵前来合围李陵,李陵部边战边向东南方撤退,“汉军南行,未至鞮汗山,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即弃车去。士尚三千余人”,第七天晚,李陵带几个精兵出营,欲趁天黑刺杀单于,无功而返,感叹说,如果再有几十支箭就能脱困!坚持到第八天,离汉朝边境只有一百多里,军中无箭可射,刀剑也砍坏了,又拆下车辕作武器,恶战后突围无望,身边人劝李陵学习浞野侯赵破奴故事,先假意降再逃回汉朝,李陵便向且鞮侯单于请降。(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得知李陵降敌,武帝怒不可遏,满朝文武都大骂李陵,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说可能是假降敌,被处以宫刑。一年过去,武帝常后悔没有派人接应李陵,派遣公孙敖前往匈奴打听消息争取劝李陵回来,公孙敖探听到有一李姓将军正为匈奴练兵(实是李绪)。便回报说“李陵正为匈奴练兵”。接报后武帝暴怒,认为李陵真心归降,下旨夷灭李陵三族,自此,“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
读史鉴今,修心明性,欢迎关注南方鹏共同探讨。
李陵是李广的孙子,这个问题到现在都有很多人在讨论,李陵到底是真的投降还是假的?这其中有什么原因?李陵又为什么要投降呢?这还得从天汉二年还是说起。
汉武帝时期匈奴来犯,李陵主动请求攻打匈奴,收复国土,汉武帝欣赏他的勇气,这年九月李陵便率领五千人出发,途中遇到匈奴,被匈奴包围,李陵便下令前队的人拿着盾和戟,后队人都拿着弓弩,只要听到鼓声就往前冲,听到锣声就停止,而匈奴单于见汉军人少就大胆的往前走,结果被弓弩手射伤,狼狈逃跑,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叫管敢的人被士官辱骂了就投奔了匈奴,把李陵孤军作战和排兵布阵图都告诉了单于,李陵军最后因为弓箭用完,损失惨重,最后被俘虏。
(箭射匈奴)
边关人便说李陵投降了,汉武帝大怒,司马迁说有可能是诈降,可汉武帝不但没听进去还扣了个“为陵游说”的罪名,被处于宫刑。然后皇上还派了公孙敖设法救回李陵,可公孙敖为了完成任务,竟然说李陵在给匈奴人练兵,皇上龙颜大怒,便派人杀了李陵的妻儿及其他家人,其实那个给匈奴练兵的人是李绪(早年投降匈奴的)。
在李陵被擒之后,苏武出使匈奴被扣下,曾经和苏武有过一段对话,李陵说:“原本我投降的目的是找机会劫持单于,为国家建功立业,哪只汉皇不但不了解我的良苦用心还杀了我全家,断了我的归路啊”!李陵和苏武诀别时长的一首歌:
《别歌》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聩,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唱完便对着南方长跪不起,“身在异族心在汉”说的就是李陵,所以我认为李陵一开始肯定是假投降,而后面就随波逐流了。后面也有人攻打匈奴时要接李陵“回家”,李陵说:“我哪里还有家啊!难道又让我抛弃妻子回到以前的那个家吗?”
【我是羽评历史,您的认可就是我创作的动力,码字不易,右上角关注】
不仅是题主,包括许多史学家(其中还包括最伟大的史学家司马大人)对李陵这个话题一直争论不休,自古以来两国交战,兵败降敌,必定是定斩不赦之罪,所以李陵降敌本身就犯了一个无需辩驳的原则性致命错误。
下面我们一起还原一下天山战役的作战环境:天汉二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统兵5万分三路进击匈奴右贤王军,其中李广利统主力骑兵3万兵出酒泉,骑都尉李陵率步骑兵5000为辎重护卫军。遭遇匈奴主力,损失兵力2万多人,这是汉武帝当政以来对匈奴作战的第一次惨重失败。
其妹妹是汉武帝的李夫人,同样的裙带关系,这家伙和卫青差得十万八千里。战争中最高指挥官的指挥能力直接决定左右战争的胜负,天山战役5万兵马、燕然山战役14万兵马,这家伙指挥的一塌糊涂,所犯错误如出一辙:各路大军无协调配合、力量使用分散、指挥骑战水平低能,关键这家伙还高傲自大,直接致使汉军在卫青、霍去病后对匈奴的两大型进攻作战以如出一辙的失误而完败收场,最后自己投匈奴做了降奴。李陵兵败,与李广利的作战部署和作战指挥能力有很大关系。
李陵,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善骑射,爱士卒。天山战役中不甘于做辎重护卫军(其实就是后勤保障工作),主动上书汉武帝请求先出兵北进,以5000步兵加少量骑兵,直捣匈奴王庭。汉武帝命李陵兵出居延。霍去病曾在漠北会战中兵出居延,直捣匈奴王庭,灭敌7万之多,此时的汉武帝真心把李陵当霍去病使用,但李陵像爷爷一样勇够才不够。
作为主帅李广利应迅速调整作战部署,明确以李陵的先期突袭作战为主,并配以精兵强将,全力跟进保障其后继作战行动,以达到长途奔袭,突然袭击的作战目的,但李广利不会想到这点,也做不到这点,作为武将作为统帅在战争关键之时想的是朝中谁做太子的事,其领兵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遂李陵仍带其5000步兵北进1000多里,在阿尔泰山北与单于本部主力8万多骑兵遭遇,纵使李陵部多为荆楚勇武之士、射术高明、作战英勇、以一挡十,但无奈孤军无援、寡不敌众、弓尽粮绝,几乎全军覆没。
因为李陵的降敌,司马迁为李陵辩解,致使其受宫刑,汉武帝因出兵战败迁怒于人,司马大人也实属代人受过,故其在撰写史书时,对李广、李敢、李陵的李氏家族在评判时还是高看许多,这也是能理解的。
当然投降匈奴了,经过了浚稽山之战后,李陵被匈奴俘虏,他想着暂时投降后保全部队,然后靠汉朝使臣来斡旋,谁知刚愎自用的汉武帝视投降为奇耻大辱,朝廷上也对李陵的行为群起攻之,当时只有司马迁站出来说公道话,结果李陵全家被杀,司马迁被腐刑,悲愤的李陵彻底投降匈奴。
相传李陵驱逐匈奴时,曾获过几场小仗,于是李陵为自己筑台立碑,不料被赶来的匈奴大军围困,图为李陵碑遗址。
李陵,陕西静宁人,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汉书》记载他有勇有谋,又能体恤下属,名声很好,汉武帝时担任侍中建章监,就是皇帝的侍卫官。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小舅子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军3万,从酒泉出发讨伐匈奴,令李陵负责后方的辎重粮草供应,而李陵不想担任后勤部长,主动请缨带队前线杀敌。
李陵投降匈奴,苏武被扣匈奴,两人多次在北海惺惺相惜,和议后苏武回国,与李陵拜别,留下《苏李别意图》。
汉武帝赞赏了李陵的豪气,并同了他的请求,于是李陵带领5000步兵从李广利大军的侧翼出发,准备牵制匈奴,配合主力部队的西进路线,谁知李广利没碰上匈奴,倒是李陵在浚稽山与匈奴大军不期而遇,李陵部迅速被匈奴包围,于是以5000的步兵和弓箭兵对抗匈奴的8万骑兵,打到弹尽粮绝,结果可想而知。
此战不仅李陵部覆没,李广利主力部队也大败而归,朝廷上司马迁为李陵投降开脱,以李陵和李广利作比,惹恼汉武帝,遭受腐刑。
浚稽山之战,李陵虽然战败被俘,但以5千步兵抵挡8万骑兵,虽败犹荣。起初李陵想暂时投降,保住剩余的将士,再由李广利大军打败匈奴后,双方使臣谈判自己能回国,但不久得到的消息是,朝廷指责李陵投降,汉武帝屠了李陵三族,悲愤的李陵就剩下孤家寡人了,于是彻底投靠了匈奴,当然匈奴单于赏识他的才能,不但把女儿嫁给他组成家庭,还封他为坚昆国王,李陵最后在匈奴度过了一生,李陵成为了历史上让人既痛恨又同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