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10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风化人
作者:新华社每日电讯记者吴光于、张海磊
革命、牺牲、奉献……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抽象的词,但它是我最真实的家庭记忆。连长的坟墓总是提醒我,是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的今天付出了生命,我们应该记住和保护那些昨天。 冯炼说,守墓不仅仅是履行职责,更是心灵成长后的选择
秋天的早晨,阳光静静地洒在四川省南部县长坪山东坡的漏米岩村。和往常一样,26岁的冯炼拿着扫帚和簸箕走到家附近的坟墓里,和父亲马一起清理落叶和墓碑。
没有人知道刻在墓碑上的刘连长从哪里来,叫什么名字。冯炼一家一直默默守护着他85年。
无悔的守护是一个关于选择和承诺的故事。
2018年8月16日,冯炼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擦拭刘连长的墓碑。 (本文图片均由张可凡拍摄)
四代人的信诺
走过长坪山上100来米的“红军街”,几棵古树的掩映下,一座高大的红军纪念碑矗立眼前。
时间倒流85年。
1933年8月下旬,为了解决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盐问题,红军二十五师师师长徐世友率领74团和81团与敌军第三游击司令马吉伯部在长坪山激战。红军士兵分为两条路,一路从长坪山前寨攻击,一路绕道直接插入长坪山后寨,一举攻克长坪山。
红军在长坪山建立了政治部和前沿战斗指挥所,徐向前和徐世友指挥红军英勇作战,一举攻下阆中南部。
如今,红军留下的石刻口号依然清晰可见,这片土地浸透着祖先的鲜血。80多年后,流传下来的红军故事依然在人民中流传。
2018年8月15日,长坪山烈士陵园全景。
20世纪30年代,南部县的老百姓一年要给军阀交几十种苛捐杂税,生活苦不堪言。
当红军第一次来到长坪山时,当地的反动势力进行了欺骗性的宣传,吓坏了人们躲在山里。红军离开后,群众回来看,家里没有米饭,没有盐,家具线没有移动,水箱里装满了水。红军进入长坪山镇后,宁愿睡在街上也不愿打扰群众。看到这样的团队,村民们主动送米饭、盐、衣服和鞋子。
距离当年红军总部只有几百米的地方是冯炼家的祖屋。1933年底,红军大部队战略转移时,冯炼的曾祖父陈秀坤和曾祖母陈韩没有孩子,身体虚弱,生活艰难。
为了掩护旅部,一位姓刘的红军连长自愿留在长坪山。在此期间,他经常回家背水背柴,努力做脏活和重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对夫妇认为他是自己的孩子。
大军转移后,刘连长和士兵被军阀部队发现,寡不敌众,牺牲在长坪山。
敌人不允许人们收集刘连长的尸体,并威胁要违反整个家庭。陈韩不顾警告,第三天晚上打电话给丈夫和亲戚,偷偷把尸体带回家。
擦去刘连长身上的伤疤,陈韩把他的白布裹在棺材里,埋在老房子后面。
没有坟墓堆,也没有墓碑,只有干草覆盖埋葬他的新土。
后来还是漏了风,敌人抓起陈韩氏毒打了三天,却从未问过遗体的下落。
老人被放回家后三个月就去世了。临终前,她告诉丈夫抚养一个孩子,并留下了最后一句话:红军为穷人打天下,连长为我们而死,家人要为他守墓几代。
刘连长去世后,红军士兵在南部县建立了8个苏联政权,将川陕革命根据地扩展到嘉陵江两岸。
妻子去世后的第四年,陈修坤从冯氏家族养了一个名叫陈忠民的男孩。
陈修坤于1971年去世。陈忠民继承了养父遗志,接手了为刘连长守墓的重任。
2002年,陈忠民病重。临终前,他把在广东工作的女儿、女婿叫回家守墓。
在冯炼的记忆中,父母在广东工作的那些年,家庭条件还不错。当同一个村庄的人还在看黑白电视时,她的家人已经有了一台25英寸的彩电。然而,自从马全民听从岳父的委托,回到长坪山守墓以来,生活变得越来越艰难。2015年,他家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贫困户之一。
然而,贫困并没有动摇家庭守墓的决心。
如今,刘连长不仅埋葬了冯炼的曾祖母,还埋葬了家中的10名成员。他们的墓碑上刻着同样的名字——红军烈士守墓人。
三代守墓人于2018年8月16日合影。
青春的选择
对于1992年出生的冯炼来说,墓中的刘连长是一悉又神秘。
她从小就知道,总有一天,她会成为他的守墓人。
早在少女时代,当青梅竹马的男孩第一次对她表示好感时,她就用一句我和其他女孩不一样拒绝了他。
那时的她,对于守墓这件事认识懵懂,只是隐隐感到宿命的无奈。
你将来真的想守墓吗?你不怕房子后面的坟墓吗?从小学到大学,冯炼总是回答同龄人的问题:这是我的责任。
然而,每个人都有青春和爱情,守墓者也不例外。
高三毕业时,冯炼接受了痴心男孩。
2016年,冯炼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他身边。厦门鼓浪屿的海风,广州珠江畔的霓虹灯,男友的深情……一切都让年轻女孩深深陶醉。
她的男朋友在广州做电子商务,冯炼帮他做生意。他们期待着未来——告别寒冷的坟墓和荒凉的村庄,在丰富多彩的城市安家,共同创造丰富多彩的未来。
但远处的长坪山,总是出现在梦里。
2011年,南部县政府在冯炼家附近建起了红军烈士纪念碑和烈士陵园。家里守护的已不再是刘连长的一座孤墓,还有800多位烈士的英灵。
母亲偶尔会打电话谈论家庭情况。父亲说不好普通话,当不好的评论员,经常责怪自己,也因为视力差,不记得烈士亲属来找亲戚墓碑的电话。
他体重不到100斤,每天都要扫墓、修墓、除草,雨天还要清理石头和淤泥……说起这些,妈妈总是叹气。
2018年8月16日,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冯炼(图右下角)正在与家人一起清除杂草,擦拭墓碑。
在广州呆了半年后,冯炼一再纠结,决定回国,承担第四代守墓人的责任。
作出这个决定时,她25岁,正好是刘连长牺牲的年龄。
除了每天帮父亲打理和清理墓地外,她还担任了义务讲解员。
穿越80多年的时空,她试图了解同龄人刘连长的时代和他毫不犹豫的牺牲。
墓碑沉默,长坪山,古树沙沙作响。冯炼多次面对墓碑,思绪万千,却不知从何说起。
直到后来,许多人的到来,让她逐渐明白了家庭代代守护刘连长的意义。
2018年8月16日,冯炼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与家人一起清除杂草落叶。
一家13口来到长坪山祭拜亲人。牺牲的是这个家庭的长子。几位老人互相帮助,走到墓碑前。其中一个从包里拿出一个小袋子,一层一层地打开包裹,把一张照片递给冯炼。
这是牺牲士兵留下的唯一一张照片。他的脸还没有变绿,嘴角露出温暖的微笑。他死后才25岁。
那一刻,冯炼似乎看见了素未谋面的刘连长,顿时泪流满面。
一位70多岁的老人来过长坪山三次。他的父亲早年参加了革命,但后来没有任何消息。他终于在冯炼家守护的墓地里找到了父亲的墓碑。
还有一位90多岁的老人,在红军的帮助下,当他看到刘连长的墓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向马全民深深鞠躬。
看到这些,冯炼确信自己的选择是值得的。
革命、牺牲、奉献……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抽象的词,但它是我最真实的家庭记忆。连长的坟墓总是提醒我,是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的今天付出了生命,我们应该记住和保护那些昨天。冯炼说,现在守墓不仅仅是履行职责,更是灵魂成长后的选择。
2018年8月16日,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冯炼在红军烈士纪念碑旁向学生们讲述了红军的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85年来,长坪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冯炼回家这两年,家里有天然气和互联网,村里有水泥路,生态农业和态农业和农村旅游。在家里的承包地里,种了桃子、李子和果桑……冯炼坚信,他这一代守墓人不会再像祖先那样贫穷了。
去年10月,南部县成为全国首批脱贫脱帽县。
男朋友也在考虑把工作转到成都,在离她更近的地方守护爱情。他们把婚期定在2020年。当时全国脱贫,相当于全国庆祝。多喜庆啊!
去年,经过公招教师考试的层层选拔,冯炼如愿进入中心乡小学,成为一名老师。学校离家只有十来分钟车程,这样一来,既兼顾了守墓,又了却她多年来为人师表的夙愿。
入职后的第一学期,临近期中考试,有的孩子在教室里闹事。那天,愤怒的冯炼训斥了调皮的孩子,第一次给学生讲刘连长和家人的故事。
原本嘈杂的课堂,突然变得沉默,有些孩子的眼睛还在流泪。
2018年8月16日,冯炼带学生参观长坪山烈士陵园,讲述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红军的故事。
今年6月,冯炼成为预备党员。85年后,家人守护刘连长,她终于成了和他一样的人。
她说,默默守护家庭的承诺,陪伴英雄,教书育人,这样的青春也很精彩。
当时,南部县有1.2万多人参加了红军。新中国成立后,只有1000多人,其他人都为革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她坚信,在她的学生家庭中,一定有烈士为革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年轻的身体里流着烈士般的血。这种血液将代代相传,照亮长坪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