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的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早上好!首先,我谨代表岳阳市水利局党组,对所有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和高度敬意!借此机会,我衷心感谢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关心和支持我市水利工作!
水是生命之源产和生态的源泉。兴水利、除水害一直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岳阳滨江临湖,纳三湘四水,享受长江湖南段163公里的黄金岸线,占洞庭湖水域面积的一半以上,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新中国成立70年来,岳阳水利人不忘初衷,牢记使命,风雨交加,忠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水利政策,为防洪抗旱、水利建设、水资源保护、水工程管理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国家节水社会建设示范区、国家河流采砂管理先进典型、长江经济带单位、省芙蓉杯水利建设竞赛先进单位等荣誉。
党组副书记、岳阳市水利局副局长刘立文致辞。
70年来,科学统筹规划,治水兴水思路不断完善。新中国成立初期,岳阳水利设施建设落后,暴雨高洪,外洪内涝,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水情是岳阳最大的市情已成为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集体的共识,以治水兴岳为岳阳主要政策。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水利系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保护清水的殷切委托,严格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平衡、系统治理、双手努力的十六字治水方针。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岳阳市水资源保护规划》、《岳阳市全面实施河湖长制实施方案》,形成了以绿色发展为总体思路,以人水和谐为基础,以水灾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为出发点。城市水利系统正在努力建设排水、河流防洪排水系统、城乡规划、保障饮用水安全系统、自由排水、节水高效农业灌溉系统、生态优先、水清岸绿色湖泊保护系统,岳阳现代水利优质发展趋势开放,形势加快。
70年来,大干水利建设和项目投入不断加大。新中国成立后,岳阳水利建设开辟了新的历史时代。七十年来,经历了七个阶段。从1949年到1957年,在土地改革和农业互助合作的基础上,湖区堵恢复堤防,山区建设小水库和大量山塘,基本扭转了部分地区农业望天收的被动局面。1958-1965年,湖区围垦钱粮湖、君山、黄盖湖、汨罗江尾荞麦湖四大堤坝,大力开展电排歼灭战。1965年,电排达到552台2.29万千瓦,初步形成了水利灌溉网。从1966年到1976年,广大干部群众坚持贯彻党中央抓革命、促生产的指示1977-1983年,铁山灌区工程重点完成。1982年,铁山水库蓄水运行,总库容6.3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95.3万亩。1984年至1990年,山丘区开展了小池塘扩建、浅池塘挖深、矮池塘加高、漏池整理、危险池塘加固、无池塘新建六池塘建设;湖区增加了防洪堤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末,820公里防洪堤达到5-10年防洪标准。1991-1999 2000年,启动治水九安工程,平堤行洪,返回湖堤62个,大中型电排机埠14处2万千瓦,山塘3.92万口。自1995年以来,全市水利建设连续四次获得全省水利建设芙蓉杯冠军。2000-2019年,国家加强了对大江大湖的治理,更加重视系统治理和综合利用。2006年底,长江干堤加固工程竣工,140.6公里,8-12米堤面宽8-12米,大大提高了长江干堤抗洪能力;重点堤防治理、蓄洪安全建设、重点排水泵站建设、黄盖湖综合治理、北补水等重点工程,中小河流26条600公里,长江坍塌157.28公里,除加固水库822个,疏浚渠道5.94万公里。70年来,全市累计投资330多亿元,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3万堤坝58个,一线防洪堤1068公里,水库1560座,池坝11万座,池坝总蓄水量22.7亿立方米;建成电排10305座39.6万千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利工程体系。
新闻发布会现场。
70年来,力保江湖安澜,防汛抗旱能力不断增强。新中国成立以来,洞庭湖城陵矶出现33.50米以上的大洪水16次,平均4年一次。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岳阳成功克服了1954年长江洞庭湖全流域洪水、1988年秋季洪水、1996年、1998年、1999年、2002年秋季洪水、2011年春夏干旱、6·2013年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自2016年本世纪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高洪、第五高洪等洪旱灾害取得了全面的防汛抗旱胜利。近年来,全市进一步完善了市、县、农村四级防洪指挥体系,修订完善了《岳阳市防洪应急预案》、《岳阳市堤防检查实施细则》、《岳阳市小型水库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办法》等。巡逻队、守护队、救援队三队人员;水位站127个,雨站186个,乡镇视频咨询系统97套,预警广播站1067套;市、县积极储备编织袋、砂卵石等防洪材料,重要堤防、保险段准备混凝土四面、钢笼等重大保险材料,建设人防、物防、技术防护三维防护网。全面建设市领导防洪救援联络县、堤防工作责任制;水利、气象、水文部门集中办公、夜间值班制度;市、县视频咨询、实时调度、市纪检监察委员会及时组织专项监督工作机制,提高防洪抗旱减灾能力。
70年来,以民生水利为重点,群众幸福指数不断上升。一是做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2006年以来,全市新建供水管网5000多公里,新建集中供水工程514个,其中千吨万人水厂107个,新增供水受益人口266万人,其中2017-2018年,解决农村饮用水不安全问题120万人,建成市县水质检测中心10个。截至目前,全市自来水普及率已达88.53%,农村自来水人口已达405.9万。二是开展小农水建设。近10年来,中央、省财政补贴资金5.15亿元,用于新建灌溉排水渠道、池塘、港口等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改善灌溉面积8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5万亩;特别是自2013年以来,市财政每年获得专项资金奖,开展骨干池塘改造扩建、沟渠疏浚、小型农业水数百万项目,小机埠共修复600多个,骨干山塘改扩建5000多个,疏浚渠道1.8万公里。三是积极落实水库移民政策。三是积极落实水库移民援助政策。近三年来,移民后扶基金年均投资3亿元,移民幸福指数不断上升。
70年来,坚持生态第一,依法优化水管水。一是全面实施河长制。聚焦管好“盛水的盆”,护好“盆中的水”,全市283条河流、118个湖泊实施河湖长制,明确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2114名,率先在全省出台县级河长巡河“五有”标准、乡级河长巡河“七有”标准及“五个一”工作机制,对问题严格按“一单四制”整改,2018年以来,全市四级河长巡河17万余次,巡河率100%,整治河湖四乱611处,136个乡镇(街道)开展示范河湖创建和划界工作;河湖长制实现了从见河长、见行动到见成效的根本转变。全市拆除长江沿线42个小散码头泊位,退出长江岸线7.24公里,恢复绿化1.3万亩;东洞庭湖和长江水质监测截面达标率分别为98.7%和100%。越冬候鸟、麋鹿和江豚数量明显增加,河流和湖泊生态环境不断改善。2018年,我市河湖长制工作在全省排名第三,受到省政府的表扬。市河长办被水利部评为长江经济带河湖长制先进单位。2018年,我市河湖长制工作在全省排名第三,受到省政府的表扬。市河长办被水利部评为长江经济带河湖长制先进单位。二是密切关注河流采砂管理。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发展的战略导向。岳阳以河道采砂整治为主要起点,保护水环境和水生态。全市采区面积从2011年180平方公里减少到2017年14平方公里,减少92%;年采砂量从2011年3亿吨减少到2017年1270万吨,减少96%。自2017年8月以来,严格执行中央环境检查员的要求,岳阳完全禁止采砂,124艘采砂船集中停靠,市水利、海事、公安部门多次联合执法,高压打击非法采砂,抓获176艘盗窃船,城市拆除关闭83个非法砂码头。2019年8月,省政府批准洞庭湖新一轮河道采砂规划后,市政府制定了《岳阳河道采砂统一管理办法》,实现了湘阴县河道采砂从混乱到治理的转变。三是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严格监督三条红线: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限制河流污水总量。近年来,全市用水总量为30亿立方米。2012年,全市被授予第二批全国节水社会建设示范区,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逐年下降至50.49立方米;2018年以来,按照一口一策稳步推进长江43个污渍整治Ⅲ类水的比例从0%上升到73%,成为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先进典型。
70年来,水利改革发展不断深化,管理机制创新。一是认真做好水利放管服改革。合理划分市县水利部门的权力,所有水行政审批可以简单、放行、管理相结合;大力推进最多运行一次改革,梳理建立16项相关事项,建立联合审批机制,原需要分别运行五六次,处理期限从20个工作日缩短到6-7个工作日,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和群众满意度。二是积极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市政府出台《关于铁山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新建改造渠道352条236公里,通过安装量测水设施,铁山灌区实现农业供水计量面积18.7万亩,节水效益显着,水费回收率明显提升。三是大力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改革。建立了72个农民用水协会合作组织,管理灌溉面积85万亩,维护用水秩序,解决用水矛盾,降低农民用水费用。岳阳县铁山南灌区井塘用水户协会、华容县沙河水库灌区新龙农民用水户协会、华容县东山水库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被评为国家农民用水合作示范组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展望未来,锐意进取。岳阳水利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承担水利的历史责任,大力弘扬忠诚、清洁、责任、科学、现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产业精神,深入实践十六字水利政策和强水利工作总体基调,坚定信心,努力工作,开拓创新,努力创造时代、历史、人民的成就!
我的发布到此结束。再次感谢新闻界朋友对岳阳水利工作的长期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