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偶戏,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
7月3日,由广东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和广东木偶艺术剧院组织的广东优秀木偶皮影戏(节)表演在广州落幕。连续两天,专业木偶皮影院团,包括广东木偶艺术剧院、陆丰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五华县提线木偶艺术传承中心、梅县木偶剧团艺术传承中心、梅县木偶剧团,在木偶剧院轮流亮相,受到大大小小观众的热烈欢迎。展览重点展示广东省木偶戏、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创新和发展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广东木偶人一直在探索。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岸 (剧照由剧院提供)
木偶也可以喷火:
绝活不断,观众惊叹不已
弹枪,喷火,射箭……原来木偶戏和皮影戏可以这么有趣!连续两天,来自广东的许多木偶和皮影戏大师在同一个舞台上表演艺术。精彩的节目轮流出现。传统木偶和皮影展现了他们的神奇力量,使现场气氛非常热烈。这是怎么做到的?在现场,一些小观众低声问妈妈独特的木偶,这让孩子们很好奇。
广东木偶艺术剧院带来的木偶节目《神威》以二郎神杨健为人物,展现了其勇敢而强大的人物性格。该节目重点展示了木偶玩枪、喝酒、喷火、射箭等表演技巧,充分展示了广东木偶戏剧表演技巧、武术精彩、拳击刀强烈等艺术特点,特别是木偶二郎神喷火,立即点燃了观众的气氛。
在梅县木偶剧团带来的木偶表演《县官升堂》中,演员们不仅要操纵木偶,还要现场演唱一部广东汉剧;潮安金石木偶传承艺术中心带来的《粗心的小猫》讲述了猫妈妈教小猫学习抓老鼠的能力,寓教于乐,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和趣味性。
太棒了!演出结束时,许多观众逗留了。一些观众告诉记者,一场演出可以看到近年来广东木偶戏、皮影戏的许多经典作品,价值巨大!广东木偶艺术剧院董事长张英表示,该演出重点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和皮影戏在继承和创新方面的保护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
跨境发展,多媒体呈现
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和跨境发展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成为广东木偶人不断探索的话题。
由陆丰皮影剧团带来的《文成公主》,雕刻精美,色彩鲜艳以多媒体的形式讲述故事,深深打动了观众。陆丰市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艺术总监林雪萍介绍道,《文成公主》在传统皮影戏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丰富表现形式,使得剧情衔接更加顺畅,“观众的观感会更舒服。据悉,陆丰皮影戏可追溯到明朝中叶,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中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潮州皮影的唯一遗迹。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木偶戏在技术上不断追求突破。五华提线木偶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广东保存最完好的提线木偶戏。木偶剧于2007年被确定为广东省罕见剧,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沙家浜·智斗,是五华县提线木偶传习所2019年7月开始策划创排的剧目。该节目是业内首次大胆探索现代戏剧领域,克服了木偶自动吸烟和身体伸缩的两个创作困难。该节目在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上获得优秀小舞台艺术作品奖。
梅县木偶剧团带来了提线木偶剧《猴趣》。梅县提线木偶戏是各种木偶戏和木偶舞台艺术形象中最完整、最复杂、最难操作的木偶艺术品种。在表演过程中,木偶的动作都是由演员在高台上通过手指连接完成的。有时一根手指需要操纵三条以上的线路,并通过从软到硬、从硬到软的不断切换变化,使木偶能人所能,能人所不能。
主题创新,寓教于乐
以脚踏实地的方式诠释社会现实问题
近年来,木偶 木偶动画 科技等跨境融合,使木偶艺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频频破圈。
木偶戏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承载着许多人温暖快乐的童年记忆。广东木偶艺术剧院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广东木偶戏保护单位,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互动体验,不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创作。近年来,它推出了许多高质量的剧目,如《八层半》、《真假孙悟空》、《哪吒》、《垃圾大战》、《游曦》、《神奇之旅》和《中国经典故事系列》。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广东木偶艺术剧院与咏声动画合作,共同排练儿童动画舞台剧《猪人仙豆传奇》。
演出结合潮流动画元素,运用声光电技术,创造高科技效果,创造3D实感场景,受到小观众的热烈欢迎。
此外,广东木偶艺术剧院还以脚踏实地的方式对社会现实问题进行了不断创新。
原创大型环保主题木偶剧《垃圾大战》将于7月在木偶剧院再次上演,重点关注垃圾分类的热门话题。《垃圾大战》创作于2015年,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巡演,多次斩获国内和国际奖项。导演、编剧陈宣介绍,该剧充分发挥木偶剧的优势,拟人化废瓶、塑料袋、电池等垃圾,以手偶的形式出现,赋予他们人类的情感,让他们在舞台上表达自己的愿望,与观众产生共鸣。
此外,舞台还将通过强烈的视觉设计突出主题。例如,高达3.6米的木偶模型黑水女王与舞台上的小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仅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且使她在剧中的抱怨更加强烈。
来源: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