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广播电视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近日,中国科学家提出了一项太空望远镜巡逻计划,将长期观察距离地球约32光年的100颗太阳星。然后在他们周围发现宜居带行星,尤其是地球2.0-即与地球大小、轨道和环境非常相似的行星,实现了从0到1的重大突破。据估计,该计划预计将发现大约50颗类地行星。
如果计划实施,这将是世界上第一次在近邻太阳星周围寻找宜居行星的空间探测任务。宜居行星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要观察距离地球约32光年的恒星?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是什么?
成为宜居行星?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牧民天文论坛创始人解仁江表示,截至2022年3月22日,科学家已确认系外行星5030颗,系外行星候选人8974颗。其中,宜居行星候选人约59人,超级宜居行星候选人24人,超级宜居行星候选人2人。
天上有成千上万的行星,但宜居行星却很少。
一颗公认的宜居行星首先必须有大量的液体水和岩石行星。只有岩石表面坚硬,才能有海洋,生物才能游泳或站立。
其次,宜居行星需要能够接收来自中央恒星的光,所以行星必须在恒星的宜居区,但这并不意味着恒星的宜居区必须有生命。太阳系的宜居区从金星轨道开始到火星轨道附近结束。虽然金星位于太阳系的宜居区,但金星没有生命的可能性。
另外,宜居行星还需要磁场的保护。磁场可以保护行星上的生物免受恒星射线、宇宙射线等有害辐射的影响。宜居行星最好有几个保镖。地球能够顺利进化生命,这也与地球上有几个保镖有关。离地球不远的木星是地球的保镖之一。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它可以帮助我们阻挡或提前吸走可能威胁地球的小行星。
此外,适当的大气压力、大气成分、重力和稳定的表面是宜居行星的条件。
搜索系外行星的方法有很多
巡逻计划的目标是距离地球约32光年的约100颗太阳能恒星。之所以选择距离地球32光年,是因为这是目前人类能清楚观测到恒星的最远距离。距离远,恒星亮度低,超出这个范围,很难通过人类目前的探测手段识别恒星的辐射。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江辉介绍,近邻宜居行星巡逻计划项目负责人介绍,该巡逻计划采用空间高精度相对天体测量技术。与国外开普勒相比TESS望远镜采用的凌星法对探测对象周围行星轨道空间的分布要求较低,即无需特殊轨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100%的探测效率。原创方法突破了测量行星物理特性的科学问题。季江徽表示,这可能是测量行星质量的唯一准确方法。
目前,大约有七种方法可以搜索外行星。除了天体测量法和凌星法外,还有直接成像法、径向速度法、重力微透镜法、脉冲星计时法和狭义相对论法。
位于银河系郊区的太阳系?
据说太阳系在银河系的猎户座旋臂上,而猎户座旋臂是一个荒凉的区域。解仁江解释说,太阳系围绕着银河系旋转,确实在猎户座旋臂的范围内,但太阳系并没有镶嵌在猎户座旋臂上,太阳系和猎户座旋臂围绕着银河系旋转,两者的速度并不完全一致。
太阳系在银河系的位置既不十分“繁华”,但也不算“荒凉”,而是处于银河系的宜居带内,与银河系中心不远不近的距离是太阳系能够孕育出生命的重要原因。宜居的岩石行星需要一定的金属元素。离银河系中心越近,能获得的金属元素就越多,因为大多数恒星聚集在银河系中心,离银河系中心太远,无法获得这些恒星释放的金属元素。然而,离银河系中心太近不利于生命的生存。银河系中心的恒星太密集了。一旦超新星爆炸,它将直接打断生命的进化。
虽然人类无法亲自探索宜居行星,但解仁江表示,科学本身的价值是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驱动力。十多年前,人类对外行星一无所知,现在触及了32光年以外的宇宙,这是人类文明的一大飞跃。
目前,在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试点的专项支持下,由中国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团队进行了初步研究,征服了主要关键技术,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期待更多的天文学家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