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9月以来,衢江区作为浙江省五大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按照大场景、小切口、快速应用、大牵引的数字化改革理念,充分利用数字化改革成果,以一码统,以大场景、小切口、快应用、大牵引为切入点。完善电动自行车综合管理提前准入、严格管理、退出的管理机制,实现生产、销售、登记、自行车、充电、停车、维护、回收全链闭环管理。
一、数字化智芯,全生命周期保证车
一是一码统管,电动车身份标识一对一。建立浙江代码数字可追溯链,以电动自行车架号、电池序列号为唯一标志,销售电动自行车和电池代码,形成电动自行车和电池产品数据库,通过扫描代码可以充分了解电动自行车的基本信息,检查车辆和电池参数是否匹配,有效结束改装行为,实现汽车、池混合代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性。目前,已开展经销商库存合规电动自行车和电池的调查和登记。共有709辆电动自行车(37个品牌)、861个电池(21个品牌),成功编码了100多辆电动自行车和14组库存电池。
二是码牌合一根据电动自行车和电池唯一性识别生成的二维码,使用浙江代码信息管理系统和浙江e在线,结合车主信息,实施代码扫描登记,严格验证,确认产品实物和系统信息,电动自行车、电池、车主三方信息关联绑定,发放代码数字车牌,实现代码,同时进行股票记录非标准电动自行车淘汰更换。目前,衢江区已对105669辆非标电动自行车进行了调查,引导取消2638辆,发放3个码牌合一数字车牌。
三是共享电池前瞻性风险控制堵漏洞。全面动员区、乡、村、网格力量,建立共享电池建设运营管理规范和标准,基于246个公共充电停车场、代表性集中充电点、旧社区非法充电点,以主城区 以重点乡镇为主,在快递、外卖等特定行业实行车池分离、共享换电模式。根据快递和外卖行业的需求,计划从8个共享电池换电站增加到20个。同时,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实现电池充电实时预警、自动断电等智能功能,不仅满足特定行业及时补充电动汽车电力的迫切需求,提高共享换电服务能力,而且大大避免了充电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有效降低了火灾事故的发生率。
二、数字化智管
一是阳光车行硬件升级。依托物联网、AI、大数据、RCS等技术和服务,运用实时视频监管、云存储视频回看、AI可疑事件智能自动预警记录和大数据统计分析四个功能,全天候智能监督150个电动汽车销售网点涉及的人员、环境、标准化操作,实现可视化、异常预警、全过程可追溯性,形成“人管 机管” “线上 线下阳光监管新模式。
二是完善标准建设制度。联合省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制定电动自行车销售店的建设管理标准,指导店铺科学设置功能分区,统一标识、色彩、流程和制度。销售车辆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取得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相关信息,以及营业执照、商户承诺书及相关制度,应当在店铺的显著位置公布。同时,结合信用智能治理综合管理体系,根据浙江e在线,分为蓝色、绿色、黄色、红色四级分类管理,蓝色优秀,绿色好,黄色一般,红色需要改进,确保诚信、合法经营。
三是四大专项整治升级。重点关注生产销售、交通安全、维护、充电停车、回收、淘汰更换六个领域,开展产品质量、非法装配、交通非法驾驶、充电停车安全风险四项专项整改,准确打击非法改装、销售劣质电池等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共查处电动自行车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电动自行车违法4370辆、314辆、22辆非法组装、安装、改装车辆、9辆、3.79万元罚款。
三、数字化智用
一是推进平安分综合治理数字化监管。建立曲江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系统系统自动远程锁定统自动远程锁定车辆;高于基本分的,可兑换奖品。目前,该系统已覆盖24万驾驶员和乘客。同时,建设5个集电动汽车销售、更换、许可证、维护、头盔电池租赁、安全点交换为一体的乡镇应用场景,为消费者提供教育服务、方便维护、上门登记、保险指导等综合服务。
二是以核心智能控制管理模式推进智能监管。通过在340辆特定行业车辆上安装自动识别和定位芯片,如外卖、快递、环卫定位芯片,加强非现有交通风险监测。加大重点路口、重点路段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监控设备建设,依托“浙江e行在线”“平安e骑”,引入物联感知技术,探索结合运用号牌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提高对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的发现取证能力。同时,整合云智衢江、雪亮工程、村情通等数据,实时监控车辆状态,及时固证、拦截、处置车辆违法行为。
三是“e促进监管长效化。全面实施浙江e行在线,促进行业自律自治,倡导销售、维修、回收单位开展诚信守法经营承诺,签署诚信承诺书,在营业场所公布,努力破解行业潜规则。通过聚合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登记、自行车、停车、维修、回收等违法行为信息,电动自行车生产商、销售商、代理登记点、互联网租赁平台、共享电池经营企业、维修回收站违法行为信息进入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定期监控评价,及时发布评价结果,指导消费者选择。
(来源:衢江区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私信或3469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