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萝卜挑战21攻略金萝卜 保卫萝卜1挑战20金萝卜攻略
2023-05-31 03:53:23 小编: 我要评论
自1921年河南绵池仰韶村遗址发掘以来,中国现代考古学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几代考古学家不断奋斗,上穷碧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破解了文明密码,证实了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历史、一万年的文化历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
河南省郑州博物馆文翰街馆举办的百年考古发现展以2021年评选出的百年考古发现为主线,通过100处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展示了中国考古学百年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时,还推出了文明渊源——河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两个展览汇集了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9个考古文化单位889件精品文物/组,其中一级文物115件/组,部分文物首次向公众展出。
触摸古根
走进展览第一单元古根——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五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文物将观众的思想引向了悠久的历史。考古发现证明,早在200多万年前,中国就有古代人类的生活。以元谋猿、蓝田猿、北京猿为代表的古人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
这是‘北京人’III北京周口店遗址第一处出土了号头盖骨化石复制品。郑州博物馆评论员丁俊妍指着独立展示柜中的展品介绍。1929年12月,考古学家裴文忠在周口店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骨化石,随后发现了更多的化石。北京人化石的发现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轰动,不仅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物理证据,而且推动了人类进化的几十万年。20世纪40年代初,中国学者决定将这些珍贵的古代化石转移到美国博物馆,以保护它们不受战争破坏。然而,在运输过程中,化石至今仍下落不明。幸运的是,在化石被运走之前,研究人员制造了一批模型。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当年留下的恢复模型,可以大致了解北京人的真实面貌。
云南元谋人遗址、陕西蓝田人遗址、北京周口店遗址、辽宁营口金牛山遗址、山西襄汾丁村遗址等2000多个旧石器时代遗址,涵盖210万至1万年,恢复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基本明确了中国最早的人类来源和现代起源,进化过程。
探索中华文明
在第二单元中华文明探源——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中,大地湾文化花叶彩陶盆、马家窑文化蛙壶等华丽的陶器展现了中国祖先丰富的艺术创造力。仰韶文化彩陶罐前,围着一圈观赏者。彩陶罐呈红棕色,开口鼓腹,下腹向内收成平底。外壁下部为素面,上部为白色六角形星纹、圆点纹、弧形三角纹等。
这个彩陶罐出土于河南省巩义双槐树遗址,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文物。丁俊燕说,在仰韶文化的中晚期,这种彩陶装饰元素遍布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标志着早期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双槐树遗址是仰韶文化中晚期黄河流域的都城遗址,被称为河洛古国,展示了5300多年前中原农业桑树文明的完整形式。
仰韶文化的发现谱写了早期中国灿烂的文明序章。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从东北到西南,层出不穷的考古发现,如星星,反映了中国早期文明的领土。展览中呈现的33项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反映了中华文明从1.3万年到4000年的漫长历程。
欣赏青铜文化
这枚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是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兽面纹镶嵌在盾牌青铜底座上。3000多年后,它仍然完好无损,反映了高超的工艺水平。叙述者的介绍引起了观众的赞叹。绿松石是一种珍贵的矿石,早期大多镶嵌在神性牌饰和礼仪武器上。嵌绿松石铜牌出土时,位于墓主胸部至腹部,两侧有两组对称环钮,推测缝制在织物上。牌饰上的兽面纹反映了古人的审美和信仰,类似的纹饰出现在早期的史前文物和后来的商周青铜器上。
展览第三单元名为展示三代王国文明-夏商周考古发现。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初步定型的时期。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安阳殷墟、周原遗址、丰镐都城遗址、东周许多国家遗址的发现,凸显了夏商周灿烂的青铜文明和礼乐制度。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司母辛酒,江西吉安新干大洋洲遗址出土的虎耳虎形扁脚青铜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戴金面具青铜头……这些属于商代的文物,展现了不同地区青铜文化的特色。司母辛酒造型雄伟,前为立兽,后为鸟形。兽头双角自然卷曲,中脊至尾卷龙,兽尾弓形。装满盘绕回旋的龙蛇纹和鸟纹,增添了一种壮丽而神秘的感觉。器盖和器体内有司母辛铭文,司是祭祀(一说为王后),母是指母后妇好,辛是其庙号。司母辛酒是商王武丁子孙为母亲做的祭器,对研究商晚期青铜铸造、礼仪制度、王室传承等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播放的《东方红》音乐是由这套青铜编钟演奏的。丁俊妍说,1957年,考古学家首次在河南省信阳市长台关1号楚墓(现属城阳市城址保护区)中发现了完整的先秦青铜编钟。总共有13个编钟,尺寸和重量依次递减,造型庄重简约,装饰精美。令人惊讶的是,虽然它们已经埋在地下2000多年了,但它们非常完好,甚至找不到小的腐蚀锈片。这套编钟的音调接近现在的国际音标,可以演奏现代音乐作品。此外,它还具有一钟双音的功能。敲击钟体正鼓和侧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专家们用这套编钟演奏了一首歌曲《东方红》并录音。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由这种古老乐器演奏的《东方红》随卫星响彻太空。
展示大国气象
国内六合,秦汉统一。秦汉以来形成的封建帝国统一格局延续了2000多年,多民族文化的碰撞融合成了壮丽的史诗。展览第四单位揭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秦汉及以后的考古发现
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陵兵马俑1号坑出土的高级盔甲兵马俑,身穿彩色鱼鳞甲,双手拄着剑。他们的胸部、背部和肩膀上有8朵彩色花结。他们的脸是长方形的。他们的脸颊上有一撮浓胡子。他们有着自然而无拘无束的长胡子和强壮的体格。他们昂首挺胸,表现出指挥将军的风度。兵马俑坑中出土的高级军官俑较少,对研究秦人军队阵列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是汉代考古学的重要发现。墓中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充分反映了当时西汉时期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满城汉墓出土的错金博山炉,炉座装饰雕刻了三龙出水的形象,炉盘上部和炉盖铸造了起伏、高大、陡峭的兽和人物形成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生动的狩猎场景。炉体和盘座分别铸成后,用铁钉铆接,全身饰有错误的金卷云纹,纹饰流畅自然。博山炉是室内熏香的器具。错金博山炉的炉盖是山上的镂孔。香料点燃后,烟雾从镂孔中升起,产生仙境浓密、群兽灵动的效果。该炉结合了仙山、大海、神龙、异兽等多种元素,不仅体现了汉代人的信仰体系,也体现了汉代包举宇内,包括四海的气度。
唐代三彩人面镇墓兽色彩斑斓,栩栩如生,吸引了记者的目光。镇墓兽头上有角,身边有翅膀,兽头表情凶猛,兽身坐姿,是唐代镇墓兽的典型形象。三彩镇墓兽出土于河南洛阳龙门安菩夫妇墓中。作为苏特人,安菩随父归顺大唐,因勇敢善战,保卫边疆,被封为五品京官和定远将军,墓志上刻有大唐定远将军安君志。安菩生于西域,卒于长安,葬于洛阳,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的故事是大唐开放包容的缩影,也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百年考古,硕果累累。考古科学发现,在中国大地上翻开的历史篇章,给我们带来了信心和前进的力量。(任胜利)
来源: 海外版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