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在三国后期为什么很彪悍
张郃不是在后秦彪悍,而是一直很“彪悍”。
张郃自黄巾便以露头,可谓是经历整个汉末,也是“三姓家奴”,先投韩馥,再投袁绍,后降曹操。
无论投降那个,张郃一直被重用,这是对他能力的认可。
张郃前期之所以没其他四子有名,这是曹操“刻意为之”,将他配给夏侯渊。
其他四人多少都有独自领兵的机会,张郃没有,因为他是夏侯渊的副将。
夏侯渊很猛,猛得有点过头,有言说他:三日五百,六日一千。意思是夏侯渊三日急行军能达500里。
要知道,古人正常行军一天不过30里。跑得快就厉害了?当然不是,而是为了说明夏侯渊军队的战斗力。
为何一天行军30里?因为走得过多消耗体力也大,而打仗最需要体力。好比瘦小子打不过壮汉,若壮汉跑个10公里越野,瘦小子的打赢的计划可是大大提高。
所以,用“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形容夏侯渊绝不是说他跑得快,而是到达后还有极强的战斗力。
曹操因为夏侯渊的这个“特点”,差点操碎了心,总担心他出意外。于是将张郃按在夏侯渊身边,希望用张郃的谨慎,能拉低些夏侯渊的急行。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历史上的张郃,在袁绍麾下时,击破公孙瓒,他的功劳居多;官渡之战,作为武将,他是唯一一个能出谋划策的人,但袁绍却不肯听从。张郃降曹操更是立下赫赫战功。
归曹后,他带兵攻打袁绍,势如破竹。此后破马超、韩遂,击张鲁,他都屡建功业。守汉中时,在主帅夏侯渊突然战死的情况下,率部众全身而退。历史上,诸葛亮第一和第二次兵出祁山,对手都是张郃,而非司马懿。而诸葛亮皆无功而返,可见张郃是个有胆有识、善用谋略的将军。
可是,《三国演义》奉行的是蜀汉正统,刻意突出诸葛亮。这样一来,三国舞台上的次要角色变成主角,曹魏阵营整体被矮化,所以张郃的很多功绩都被埋没了。
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助到你!
三国时期,恰逢乱世,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演义》以演义的形式,更加生动再现了波澜壮阔的三国,尤其是武将,多如牛毛。
张郃,字儁乂,在爆发黄巾之乱时,他以韩馥的军司马身份参与镇压叛乱。初平二年(191年),袁绍巧取豪夺,从韩馥手里取得冀州,张郃顺便归顺了袁绍,成为了袁绍手下大将。他与颜良、文丑、高览齐名,并称“河北四庭柱”。
可是在三国后期,张郃为何成为“无敌”的存在了?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夏侯惇,夏侯渊),二张(张辽,张郃)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在三国24名将之中,张郃排在与自己齐名的颜良、文丑前面。
与张郃交手名单
赵云、张飞、马超、黄忠、张辽
与张郃直接交手的这五人中,赵云在汝南之战中,在一枪秒杀与张郃齐名的高览之后,又三十回合战退张郃,此后,张郃见了赵云。
张郃早年变参与镇压过黄巾起义,归属于袁绍后,和颜良、文丑、高览并称为河北四庭柱。在袁绍击破公孙瓒的战役中,因他立下大功,迁中郎将一职。
后归属曹操后,跟随张辽平定淮南之乱,跟随夏侯渊平定凉州,跟取曹操夺取汉中,屡建战功。
张郃一直都是名将唯一黑点就是在进军巴西,迁移百姓到汉中,后被张飞打败。这是张郃一生的污点,也是大家觉得张郃不厉害的原因吧!
随后在定军山魏军主将夏侯渊战死,全军群龙无首,郭淮对大家说:张郃将军乃我魏军名将应该由张郃将军暂代主将之位,正是有了张郃魏军才能稳定军心,与刘备向对峙。
在定军山夏侯渊被斩杀后,大家恭贺刘备旗开得胜,刘备却说:斩杀夏侯渊虽然可喜但是如果斩杀是张郃那才是我们的大胜。可见刘备对张郃的忌惮。
曹丕称帝后,诸葛亮北伐中原,前期北伐诸葛亮已经取得一定效果,但是诸葛亮把街亭这个事关生死的地方交给了马谡,而且留守的部队老弱病残居多,张郃这样的名将如何不知道街亭对于整个战局的重要性,率领大军直逼街亭,断取水源放火烧山,导致马谡大败,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
诸葛亮再次出祁山,对陈仓发动猛烈进攻。曹叡派驿马召张郃到京师,还亲自到河南县城,设置酒宴为张郃送行。曹叡派遣三万士兵以及武卫、两营的勇士护卫张郃,还问张郃:“等将军到了前线,诸葛亮会不会已经占领了陈仓?”张郃知道诸葛亮孤军深入,不会携带太多的粮草,不能久攻,就回答说:“估计臣还没到前线诸葛亮就已经撤走了。臣屈指计算,诸葛亮的粮草支撑不了十天。”张郃昼夜行军到达南郑,诸葛亮果然撤退了。曹叡诏令张郃回师京城,任命他为征西车骑将军。
张郃用兵机变无双,懂得战术变化,擅於安营布阵,根据地形布置战略战术,没有他预料不到的情况,从诸葛亮起的蜀国大将都非常忌惮他。
张郃一直都是曹魏的名将,不是有些人所说的什么蜀汉名将凋落,才显得张郃无敌天下,张郃生平来看一直都是蜀汉大敌。
这就应了郭德纲的那句话,一是同行的衬托。二是活的时间长。张郃的彪悍都同行的衬托。但张郃武力值确实也很高。三国后期,东吴也没什么良将了,从一开始东吴将官战斗力就不如蜀魏,后期更没人了。蜀国更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前锋。蜀国能征惯战的五虎将也相继离世,魏延还是挺猛的,诸葛亮死后魏延想自立,也被杀了,剩下的就没有什么人可以挡住张郃了。曹操的五子良将和刘备的五虎上将在的时候张郃排不上,他赶上了好时候,活到了最后,把比他厉害的都靠死了。他成了最彪悍的人物了。
张郃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将领,感觉张和在三国后期才比较厉害,是受了《三国演义》的误导。从陈寿《三国志》的记载中看,官渡之战后张郃,参加了很多的战役,是一个有勇有谋上将军。 陈寿给他的评价“张郃以巧变为称”说明张郃用兵多谋略。陈寿认为在曹操建立功业时,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应该算作是“五虎上将”。陈寿给予了张郃很高的评价,“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型,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说明张郃对战争的发现的预测十分准确,并提前做出应对措施,就连诸葛亮很忌惮他。
张郃归附曹操时,曾经把张郃比作韩信。张郃跟随曹操平定袁谭、讨柳城东莱、平马超……屡立战功。
曹丕继位后张郃为左将军,封鄚侯。诸葛亮出祁山,大破马谡,并在之后成为阻止诸葛亮东出的主要将领。
我们之所以在《三国演义》中,看到张郃后期才比较厉害,主要是《三国演义》中以刘备集团的发展为核心描写对象的原因。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刘备集团的重要人物才是小说主角,其他集团的人物只是起到了烘托的作用。而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时期的故事,多源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在我们的印象中,只有刘备集团的这些人是是最厉害的,张郃他们只是一些配角罢了。
再有,在曹魏政治集团中,曹操的本族势力和夏侯族势力也是比较突出的,一直就占据了整个曹魏集团最主的军事力量。比如曹仁、曹洪、以及后来的曹真曹爽的;夏侯惇,夏侯渊也都是魏国最主要的将领。此时的张郃往往是作为偏将,出现在战役当中。到了曹丕继位后,以前的很多将领要么去世,要么战死。才让张郃有机会出现在魏国军事的前沿,成为最主要的军事将领,这和张郃的寿命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张郃固然胆略过人,也有点“剩者为王”的意思。
到了魏明帝时期,张郃、司马懿、曹真成为了魏国最主要的军事将领,在防御蜀汉的诸葛亮东的战争中成有中坚力量。最终在与诸葛亮的交战中被流矢击中右膝,因伤势严重去世。
参考资料《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