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为什么把《宿新市徐公店》中的花落改为新绿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部编版把“花落”改为“新绿”好吗?
“新绿”确实有春之活力。可“花落”是什么意思呢?
“落英”,在《辞海》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一指落花,如《桃花源记》中的“落英缤纷”;一指初开的花,如《离骚》中的“夕餐秋菊之落英”。因为,没有人会去吃,落在地上的花吧!
查一下资料,“新市”一说在浙江,一说在湖北,这两个地方的油菜花都是在二、三月开。再查一下写作背景,诗人当时是离开临安(今浙江杭州)去建康(今江苏南京)述职,途经新市,稍作停留,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他一共写了两首诗。第一首是“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寒食节是在清明的前一天,也应该在二、三月间。由此可见,这里的“落”,应该解释为“初开的花”。
从全文来看,我觉得“花落”与上文的“一径深”和下文的“追蝴蝶”更吻合。幽幽小路,篱笆稀落,各种果树,花儿次第新开,更添乡村清幽之美;花开引蝶,蝶引儿童,一路欢笑,追入油菜花中。这一静一动,相映成趣,春光无限,诗意盎然。而“新绿”与“未成阴”相重复,没了诗意,且与上下文不能呼应,没了章法。部编版如此改,有待商榷。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春深似海,枝头的桃花、杏花都渐渐地落了,地上一层缤纷的花瓣,树叶刚刚长出来,还没有形成浓密的树阴。
疏疏的篱笆间,有一条两边长满青草的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地跑过来,追着黄蝴蝶,可蝴蝶一下子飞进了金黄的油菜花丛中,混为一体,孩子们抓耳挠腮,四处找寻,却再也寻不到了。
诶……他们撅着小嘴巴,跺着小脚,好生气好失望啊。
这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版本。
你的意思是,还有另一种版本,把
“树头花落未成阴”,改作“树头新绿未成阴?”
改得好。
一、从本句看,“新绿”与“未成阴”相一致,行文自然流畅,语意连贯。
二、从上下文看,”新绿”避免了同首句”篱落”、结句”菜花”的重复。
三、从整首诗看,诗写的是暮春之景,“新绿”更贴近实际。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首诗中的“花落”一词竟然在小学课本中被改成“新绿”,不妨斗胆说说我的几点看法。
首先,杨万里这首《宿新市徐公店》用简明活泼的语音,在幽静的意境中展开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生动画卷,读之有春风拂面,花香扑鼻,童声入耳……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强烈!为什么要改呢?
其次,古代诗人在遣词造句上非常地讲究。众所周知的苦吟派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杨万里诗中“花落”一词既说明了当时是春深时节,梨树、杏树等先花后叶,花渐谢,叶初芽,尚未成阴。如果改成“新绿”,既不能明晰春天的具体时段,也不能告知小径两边长的是开花的果树。如此词不达意能改吗?
再者我们现在学习的是古诗,既然是古诗为什么要改呢?诗歌是文学艺术,不管是从尊重作者的角度考虑,还是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考虑,都不能和自然科学等同起来不停地修正纠错。这不是泥古不化,而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历经岁月流传下来的诗作,许多都是千古传诵的绝品,尊重这些文化珍品,不宜自作聪明擅自改动。
《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描写了农村早春风光,突出了农村清新与宁静,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表达了诗人虽客居他乡却依然闲适的心境。
原诗:
《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花落 一作:新绿)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释义: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读杨万里的诗词一一种清新、易懂、活泼的感觉。这首:宿新市徐公店也是如此。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把儿童在春天的花丛中玩耍的情景表现的淋漓尽致。很久以前就是这样的。改成新绿是现代有关人士根据自己的理解而已。这就好比诗词大会上把闻郎江上踏歌声改成闻郎江上唱歌声一样。改的毫无道理,让人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