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无双3.9dai版 真三国无双3.9解说
2024-11-24 16:44:11 小编:来源于网络 我要评论
古时为何称朝不称国
从秦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灭亡,期间一共经历了2100多年,各个朝代不断更替。那么为什么从秦朝到清朝都称“朝”,而不称“国”呢?今天我就和小伙伴们聊聊这个话题。
在古代,“朝”和“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古代“朝”就类似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家”,但是“国”在古代有时指“诸侯国”,或者“周边小国”;“朝代”则是后人方便划分历史的称呼,最明显的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个“朝代”很明显不是一个“朝”(国家),而是由三国、晋朝、南北朝等“子朝代”组成,而南北朝又分南朝与北朝,南朝的宋、齐、梁、陈则各别都是以“朝”(国家)为划分标准。
中国的朝代都用“朝”为划分标准,所以往往会有“朝代”的时间与“朝(国家)”的国祚重叠的情形,如秦隋唐宋辽金元明清还有南朝中的宋齐梁陈、北朝中的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等,这些“朝”的国祚都与朝代的时间相重叠,某”朝”的兴亡也是这”朝代”的兴亡。
翻开历史可以发现,春秋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没有称“朝”的,秦始皇在没有统一中国之前也只是称秦国,刘邦在没有统一之前也只是称汉王。
虽然中国很多朝代与“朝”的国祚相重叠,但并不代表朝代等于“朝”,上面说过的魏晋南北朝与春秋战国都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很多的“朝”或小国的时代,为了方便而全部纳为一个朝代而已,“朝代”是后人作的历史划分,“朝”在现代的角度看则类似一个国家。
“朝”指的是具有正统性的能够承前启后的朝代,“国”指的是地方割据政权。
一般来讲,夏商周这三个因年代太过久远,而且春秋战国期间经历了几百年的乱世,然后到秦一统六国形成秦朝之后,经过二千余年的发展 ,中华大地上上演了无数的朝代更迭。
为什么区分朝和国呢?
在秦朝没有统一的时候也叫做秦国,当时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各地诸侯国林立,在古人的划分中,朝要比国大,有这样一句话,大曰邦,小曰国。所以在当时只有诸侯的领地或者是一些小国才称之为国。
在秦一统六国后,则成为了秦朝,也就意味着在统一之后才可以称之为朝,当然在历史也有例外,那就是南北朝,这个时期其实是有二个政权的,一南一北。朝代表的是朝廷,朝廷则是皇帝的地盘,也就是属于中央的位置,而国呢,只是地方割据政权,或者是由中央分封的诸侯国,比如汉朝时期的诸侯王,他们的就是候国,所以朝比国要大。
其实在我们学习历史的时候,也是往往由朝代划分,而不是以国划分,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的小国,他们都是称之为国,而在秦没有统一之前也只是国,统一之后才称之为朝,是因为考虑到多政权并立的时候,时间线不够明朗,如果以王朝来划分的话,研究历史就有很好的时间概念。 当时的秦朝时期,还有一个小小的诸侯国卫国并没有别灭掉,如果卫国也称朝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明显不是一个重量级,而出来朝的称呼之外,还有这帝国的说法,比如大秦帝国,证明这个国家的强大,而一些小国是不允许这样称呼的。
三国时期,可以说天下三分,但是也仅仅是成为国,如果要仔细划分的话,那么魏国可以称朝,蜀吴则不可以,虽然曹丕是篡汉,但是也属于正统性的接替,蜀汉和东吴则属于突然冒出来的,所以就只能以国的形式存在。
纵观历史,能够称为朝的,无一不是具有传承性的,而且也是对中原地区完成了大一统的,比如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等,等这些朝代覆灭之后,就会进入战乱年代,这个时期是多政权并立,所以这些政权就称之为国,直到再次完成大一统,随后演变为朝。
以清朝为例,清朝对外称呼自己为“大清国”。
例如,在《辛丑条约》《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也使用的是“大清国”。
还有清朝的界碑,写的也是“大清国”。这才是清朝的正式国名。
再往前看。
明朝人,会称呼自己国家为“大明”或者“大明国”。对外发诏书,都是“大明皇帝”如何如何。
(明朝时,捐赠寺庙所题的字。写的就是“大明国”。)
蒙古人称呼自己为“大元大蒙古国”(Dai Ön Yeke Mongghol Ulus),简称"大蒙古国"或"大元国"。这个“大元国”仅存在于忽必烈以汉族“基础”建立的"元朝"。很多元朝的文字记载,都是以“大元”称呼当时的国家。
古今来看,国的概念大不相同
古时的国如其字,一个巨大的城墙围起,里面的人拿着戈防御,所以最早的国就犹如一个碉堡,是一个防御工事。
以西周的国野制为例,国在中心,四周为野,以“交”(郊)为界,只有国人才可以住在国中,而奴隶和外族只能住在野,并且负责戍守都城,如”野戍荒烟断, 深山古木平“。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统治者慢慢发现,这些所谓的国民遇敌只戍守自己的家园,心中也无国的概念,慢慢的把国和家,融合在一起,近代就有了国家的概念。如今的国就包括了很多要素——领土、人民(民族,居民)、文化和政府。
而封建社会一姓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期才称之为一个朝代,中文所谓的“ 朝 ”字具有今日含义。在政治上用来引用当政者政权的意思, 有“今朝一家政权治天下 ” 的观念。
所以秦朝统一后称”朝”了,而秦还未称朝前就是秦国,仅是一个地方政权。
这是个误区,不同时期,朝代和国家的代称其实是在变化的
朝,转义是“早晨”,由于觐见君主也是在早晨,所以后来又引申出“觐见君主”的动作,朝廷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所以用“朝”来指代国家权力机构如“国朝”,而国,即是一个国家的意思,与皇权无涉。简而言之,同时期可以两国共存,且只能有一个朝代
不妨举个例子
夏朝和商朝时期,由于缺乏文献记载,所以无重查起,而秦朝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朝代这样的说法是没有的,诸侯都自称国,比如齐国;而朝代则有秦汉隋唐,唐朝之后中国分裂,五代时期也出现了很多的小国家,比如南平国,后蜀国,这就是朝代和国家的区别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梅鹤读书认为,这与古人“家、国、天下”的认识有关。
封建王朝的皇帝都会强调自己的王朝是“奉天命,承德运”,天命可不是运气,而是上天的授权。商朝就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说法。有了上天的授权,王朝就可以“居中国”而“治天下”。
我们的老祖宗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圆形天像穹庐一样笼罩在四方形的大地上,大地之上就是全世界,叫做“普天之下”,简称“天下”。大地之外,东西南北多出的地方是四个海,如北海、西海等。“普天之下”在“四海之内”,简称“海内”。四方形大地的两条对角线的交叉点,是“天下之中”,在这里治理天下的人就是“天之骄子”,简称“天子”。
西周的封建制是这样的:
最高级的“天下”的君主,是上天的代表,叫“天子”,也就是周王。次一级的叫“国”,即“封国”,封国的君主叫“国君”,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统称“公侯”,也叫诸侯。再次一级的叫“家”,就是“采邑”,采邑的君主叫“家君”,就是大夫。诸侯是天子封的,大夫是诸侯封的。诸侯是天子的大臣,大夫是诸侯的大臣。这种制度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是相适应的。
周朝以后,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王朝,为了巩固其统治,不断对其制度加以修正。但是不管如何变化,“家国天下”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如果哪一位皇帝自称“国”,那就是降低了一级,是一方诸侯。比如五代十国的南唐在李璟时期,迫于后周的压力,取消了帝号,改称国主,他本人也被称为南唐中主,后主李煜即位时便是国主,从来就不是皇帝。
梅鹤读书认为,正是由于古人对“家、国、天下”的认识,朝代表着天下,国只代表诸侯国,所以古人称朝不称国。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应该熟悉和了解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长达2000多年的国人的世界观。古人是没有现在“国家”这个概念的。
自西周开始,“国”的概念便产生,但是但是“国”的意思并非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国家”的概念,从西周到晚清,”国“的概念是指区域或者封邑,繁体字“國”更能体现出其本意,即国的初文是或,后形成了“域”字。如图:
下面重点说一下自西周开始,中国人对于国的理解,准确的说辛亥革命之前的国人并没有国家的概念,自西周开始,国人心中大概念只有“天下”,也就是说普天之下的领土均为天子所有,天之子为天子,天之下的地为天所有,而天子是天在人间的管理者。但是天下太大,天子只有一个人,不便于管理,那么,天子有分封天下的权力,即分封诸侯国。这里的诸侯国的“国”的意思是当时人们普遍意义理解的国,即指一个区域或者天子所分封的一个疆域,有天子制定的诸侯代管,而所有权是天子的。所以我们把辛亥革命以前的社会形态简单的成为“封建”社会。
再来看一下“朝”字的意思,朝(zhao)本意是指早上,即日出之时,而朝(chao)字之义的由来为百官朝(zhao)日于廷议事,即上朝。后经过演变亦有“朝廷”的意思。朝廷中的朝字是当时人们普遍理解的核心机构,即以天子为首的管理组织---朝是负责管理天下的。
由以上的解释我们可以试图穿越一下,以古人的眼光去理解国和朝的意思。“国”是指一个疆域,由天子封画。朝是指以天子为首的管理及统治天下的组织。朝可以管理天下任何事,包括国。而天子除了先天的血脉继承,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天子可以禅让,即所谓的有德者居之。唐代以后,这种思想逐渐弱化,五代十国之后主动推翻一个朝廷,建立一个新的朝廷成为天子更替的主要手段。天子更换,以天子为首的统治机构也需改名,即改朝换代。由此看,朝是时间概念,而国是空间概念。而天下属于天子,所以国亦属于天子。
那么,现代的国家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这个概念相对来说形成较晚,现代民族与国家的概念基本上是同时形成的,即19世纪中后期,这种概念的提出最先是在欧洲。紧接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速了现代国家及民族概念的传播,在明治维新时期,全盘西化的日本接受了这一概念,与此同时我国的洋务运动与百日维新等一系列的变法运动,使中国最早一批的进步知识分子接受并传播这一概念。最早提出确切的“中华民族”的叫法的是梁启超。1899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一文中,破天荒地使用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1902年梁启超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他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先对“中华”一词的内涵做了说明。其云:
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为其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人口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
随后梁启超在论述战国时期齐国的学术思想地位时,正式使用了“中华民族”。不过,梁启超在具体使用“中华民族”一词时却比较混乱,直到1903年其发表的《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一文中,才清晰地赋予了较为科学的内涵。其称:
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