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冒险游戏
大小:236MB
评分:5.0
平台:
2019-09-07 17:33:50 小编:lj 我要评论
游戏开始承担传承文化的责任,以文物为代表来植入游戏已不再是新鲜事儿了,但想要依靠游戏来引导玩家与文物“面对面”,就不简单了。
5月18日,腾讯首款AR探索手游《一起来捉妖》就宣布对此作出尝试,将联动五大博物馆镇馆藏品开展“万物有灵·文物超活计划”,首期合作选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虎钮錞于、湖北省博物馆-鹿角立鹤、山东博物馆-亚丑钺、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铜纵目面具、云南省博物馆-宋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博物馆按拼音首字母顺序,排序不分先后)五件国家宝藏进行超活化设计,植入游戏的文物形象计划于下半年上线。
通过文创合作来传承文化,是一件好事儿,也是一道难关。比如,如何找到切入点,保证内容设定既贴合游戏内容、吸引年轻人的目光,又能保证传递庄重的历史文化?如何利用游戏与传统文化的共性与影响力,实现1+1>2的效果?这些都是传承路上必须跨过的门槛。因此市面上的大部分游戏产品,都是产品步入成熟期、构建成熟的游戏品牌后,才敢于进行文创合作。
那么,作为一款刚刚上线5周的产品“新人”,《一起来捉妖》为什么要在此时发起“万物有灵·文物超活计划”?这款AR探索手游与馆藏文物的结合究竟能够擦出怎样的“火花”?
4月11日开启不删档测试至今,《一起来捉妖》上线刚满5周
既要传承文化,更要传好文化
从2018年至今,传统文化“活化”已经成为腾讯“新文创”的落地点之一。就在不久前的UP2019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谈到,“新文创”的首要成果就是找到了传承与创新的平衡。通过“新文创”,传统文化正在成为“活”在当下的潮流文化。”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王者荣耀》与敦煌文化合作定制游戏皮肤、制定数字供养人计划、《QQ飞车手游》推出敦煌文化主题版本…很多成熟的产品都在与传统文化合作、活用传统文化。此外,像《尼山萨满》等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原生游戏也在不断萌芽。
一方面,久藏于世的传统文化终于能够转型成为“流行文化”;另一方面,依托于传统文化“活化”输出,很多产品获得了大众玩家、甚至主流社会的诸多好评,甚至在用户数量上实现“再生长”。在这种情况下,《一起来捉妖》与博物馆合作,以文物为切入点引入传统文化可以说是顺势而为了。
但是,这种顺势并不等于简单的元素引入。从内容上看,《一起来捉妖》的确是游戏新品中,最适合进行文创合作、活化传统文化的手游产品。或者我们可以说,从立项之初,这款游戏可能就为传承传统文化、制作文创内容作出了相当大的准备。
在以往,游戏对传统文化内容植入大多基于游戏世界观中的某些元素进行建构与拓展,虽然“活化”内容很深,但在可选择的内容上略有局限。此外,一些世界观架构与传统文化关联性不大的游戏,在活用传统文化、定制游戏内容时还要避免生搬硬套带来的“违和感”。
而《一起来捉妖》的世界观建立在“情之所至,万物有灵”的理念上,“灵” 借由万物而生,当人类的执念和情感足够强烈时,就能将“灵”具象化的塑造出来,也就是说“灵”的形象可以构建在一切事物中。在这种主题世界观下,《一起来捉妖》对传统文物的“活化”就有了天然的切入点,选择内容上也可以巧妙地避开了时间、地点、甚至是属性的限制屏障,有了更多、更广地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一起来捉妖》主张“灵因情而生,因情而聚”,游戏中的世界是人与灵共存的世界,大到环境建筑、小到一花一草、相应事物皆有灵性,玩家化身为“御灵师”通过抓捕收集它们体验世间之情。
正由于这种独到的优势,《一起来捉妖》早就在传承传统文化上埋下了伏笔。在上线仅5周的时间里,游戏中已上线的角色形象囊括了狻猊、招风、句芒等多个记载在传统古典故事中、鲜为人知的神话形象。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游戏对这些角色融入了流行美术风格,角色故事也被一并进行了重塑,但角色技能、细节形象设计等多处都和神话典故息息相关。
《一起来捉妖》活动“神灵”句芒设计手札,游戏角色源自《山海经》中春神“句芒”形象的活化
从玩家对新活动“神灵”句芒的评价中不难发现,通过游戏探索、养成、对战等玩法机制以及设置悬念的运营方式,玩家开始对句芒原始形象进行理解与挖掘
可以看出,利用现代年轻人可以接受的方式来体现角色背后的深厚底蕴,《一起来捉妖》体现出的传承方式并不马虎,而这种思路也能继续延续到本次与五大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共创当中。
技术驱动拓展传承形式,“活化”文物也能“拒宅”
当然,除了对传统文化实现的内容再创作,如何让玩家理解并主动挖掘内容背后的传统文化,是联动中较难攻克的一关。不同于其他游戏单纯利用玩法机制或运营手段引导,通过AR探索玩法,《一起来捉妖》大幅度地拉近了玩家与文物间的距离。